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那一次我战胜了自己作文600字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有许许多多的诱惑,只有抵挡住了,才能战胜自己。
   “砰”地以声,门关了,爸爸妈妈都出去了,这意味着我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不大以会儿,作业就做完了,我感到了无趣,我想:就既然爸妈不在家,我能不能玩一下电脑呢?我先看了看,没有人,才关上门,飞奔到了电脑前,打开显示屏,准备打开主机时,我顿时感到哦了不安:如果爸妈突然回来,看见我在玩电脑的话,会怎么样呢?责怪我怎么不好好学习,还会扣掉零花钱,罚我不准玩。种种可怕的想法,一个接着以各在我脑海里闪过,我连忙关掉显示屏,可是又以想,今天爸妈不在家,好不容易可以偷偷地玩,以后可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嘛,我又打开了,本来决定了玩电脑,可是又想到了他们好不容易把我养大,这样做好像对不起他们,而且又玩得提心吊胆的……就这样开开关关,到最后,我终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不玩。我又看起书来,尽量控制自己的“网瘾”,妈妈回来了,我放下手中的书,凑上前去,胆怯怯地问:“我学习完了,能玩一会儿吗?”妈妈看了看桌上的书本,又盯着我,说:“去吧!”就这样爽快的答应了,这次大大方方的玩总比提心吊胆地玩舒服多了。
   啊,我终于抵挡着了“网瘾”的诱惑,只有抵挡着诱惑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如何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403/206600.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寒假二三事作文400字
       剪眉毛作文500字
       游山野作文400字
       我的噩梦作文400字
       海南游记作文400字
       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作文400字
       一颗钻石则400字
       让我最深刻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幸福的年味作文400字
       沧浪亭之旅作文400字
     
     闻名天下的西湖作文400字
     那一次我战胜了自己作文600字
     寒假二三事作文400字
     剪眉毛作文500字
     游山野作文400字
     我的噩梦作文400字
     海南游记作文400字
     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作文400字
     一颗钻石则400字
     让我最深刻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第一次学滑板作文
    一次勇敢的尝试作文400字
    一次有意义的拓展活动作文50
    第一次挣压岁钱
    一次有趣的游戏作文400字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400字
    一次特别的活动作文400字
    一次小探险作文400字
    难忘的一次游玩作文300字
    第一次竞选班干部作文2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