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种子的旅行作文

有个小女孩,特别喜欢花,尤其是凤仙花。于是,就买了一包凤仙花种子,种在泥土里,这些种子很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又得到了好多种子。
   种子成熟了,其他的种子像子弹一样弹在了四周。只有一颗种子觉得周围的景色太单调。“这些话真美丽!”这句话,听得脑子都要崩溃了。所以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直兔子正飞快地奔来,种子找准时机,它努力地往外跳,正好跳在兔子身上。兔子像一辆汽车,载着种子。种子好奇地看着花草树木、高楼大厦。它左顾右盼。周围的美景让它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个,又错过了那个。它陶醉在周围的美景中,却没发现自己已经落在地上。圆溜溜的种子滚了好久,终于停了下来。它想:外面的世界真奇妙啊!
   一只野狼正向它奔来,猛地踢了它一脚,它被踢到了一条小溪里,它顺着小溪往下流,山林里绿树成荫,还开满了美丽的花朵。于是种子队花儿们说:“嗨!花朵,你们好。我是凤仙花的种子。”那些花朵不屑一顾地回答:“你一颗种子,跑到这儿来干嘛啊?还不赶快回去,开出美丽的花,给人们欣赏呢!我们在深山野林里也是很痛苦的,没有人来欣赏我们的美丽。”种子终于领悟到了:“生为一颗种子,就要生根、发芽的,这才是我真正的价值啊!”
   它正找机会回去,它可不要留在深山野林里。它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趁天鹅不注意,钻进了天鹅的羽毛里。天鹅展翅高飞,种子看到了一片空旷的土地,它就滚落下来,落在泥土里。
   它长呀长呀,开出了格外艳丽的花,也结出了果。过了几年,这片空旷的土地已经变成了凤仙花的海洋,每天都有人来欣赏。

【写作指导:作文的灵魂,创新】
   现在什么都要求创新,创新非常的重要,写作也是一样的,你的文章如果有创新了比别人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的好更加的完整,那么你的文章肯定被评为一篇好文章的,小学作文五年级辅导提到作文有时候也需要创新。

1、学好语文课是创新的前提
   同学们每天都上语文课,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有的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课不外乎就是学点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充其量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篇篇极好的范文,语文课学习阅读,更是在提高写作,因为阅读好比是土,而作文则是土中长出的苗,土肥才能苗壮,只凭着几节作文课,要想提高作文能力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把语文课当作提高作文能力的课堂。
   学习作者的选材方法和选材角度,在选材上有所创新。
   材料是写作文的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作文就无从写起。有了材料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还要求材料力求新颖,贵在创新,这样的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的语文课文,给我们做到很好的榜样,如短文两篇中的《散步》,作者没有去写散步中看到的美好景物;没有去描绘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没有去捕捉散步时碰到的好人好事,而是着力刻画通过散步,体现出的一家三代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表现出的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由于作者在选材是全力创新,才使读者读后眼前一亮,又给我们开辟了一个选材的新天地。有时,虽然材料难以创新,但我们可以变换观察材料的角度,照样给读者新体验。如《背影》一文,作者把观察的角度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从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2、学习作者结构文章的方法,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liunianji/201309/199586.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成了棋迷作文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作文
       放烟花作文
       高山上的贝壳作文
       高山上捡贝壳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跳绳作文
       古诗中的思念作文
       公主湖骑马之旅作文
       草原之旅作文400字
       我的读书经历作文
     
     飞走的小鸡
     努力学习吧!孩子
     梦的开始
     开心的暑假
     猪逼狼自杀的方法(转载)
     南海子春色
     黄昏的战争
     令我敬佩的一个人
     绰号消消看
     我家的小枇杷树苗
    新的旅程作文
    种子发芽过程作文
    蚊子的自述
    种子历险记作文
    水滴的旅程
    有关风信子的作文200字
    惊险的旅行作文300字
    一个傻子的爱
    希望的种子作文
    房子的变化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