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作风整顿心得 >> 正文
纪律作风整顿教育个人剖析材料

按照公安部消防局和总队从严治警加强部队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支队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经过近两个月对部队条令条例和各项管理规定的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对照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初期,片面地自我满足,自认为工作好、表现好,没有违反条令条例,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自查自纠。同时觉得自己虽有缺点,但问题不大,都是小毛病,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的责任感、危机感认识片面,反映出我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认识存有偏差,态度不够端正。

2、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虽然,过去在本职岗位上一直努力工作,但为大局的工作做得较少,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很好地为领导出谋划策,有很多的工作都是想做又不敢做,畏畏缩缩,缺乏果断和胆量。特别是刚到支队防火处,认为自己工作基础差,业务知识弱,工作难度大,以致曾出现畏难情绪,没有针对实际情况,主动地去寻出路,想办法,解难题,因此,工作上还没有大的起色。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个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各类规范的学习钻研不够,以致在具体工作中要经常翻书查资料,影响工作效率。

4、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错误地认为现在可以不像在指挥学校那样遵守条令条例,存在有时晚上不按时熄灯休息,周末不按时起床等违反条令条例的行为。平时外出检查,不注意军人形象,存在不戴帽、“三手”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间,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更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而自己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而且自己尚未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安局纪律作风整顿教育个人剖析…
       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法院领导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心得体…
       政法队伍建设思考体会
       党作风整顿心得
       民政作风整顿体会
       民政干部作风整顿体会
       民政领导作风整顿体会
       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体会
       教师作风整顿体会
     
    村镇人大工作总结材料
    全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六一儿童节剧本七彩裙
    民政局深化效能革命改革讲话
    县级工商行政治理系统党建之我见
    林业站工作者个人工作汇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司法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十六届六…
    俄语专业
    烟草公司创新教育管理讲话
    建设集团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方
    干部作风整顿整改工作方案
    机关作风问题投诉处理实施意
    乡委员会开展作风建设安排意
    开展作风建设自查报告
    机关作风效能整顿工作方案
    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
    整顿和转变工作作风活动方案
    市委换届纪律风清气正情况报
    街道社区作风改革工作方案
    作风整顿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