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

社会只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在和谐度上有很大差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矛盾论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里,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并对这种矛盾做过透彻分析的第一人是毛泽东。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划时代的著作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重要理论支撑。
   
    毛泽东把他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写的名著《矛盾论》的观点,全面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用这个观点去认识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问题是,我们要重视矛盾而不能轻视和回避矛盾,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化解矛盾中求得社会和谐。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但它们之间已不具有对抗性,而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种矛盾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求得解决。这就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广阔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所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它们之间虽然还存在着这种那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就为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毛泽东还首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上述观点,在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面前,坚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虽然社会主义矛盾论和社会和谐论不是一回事,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以人为本论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江泽民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后,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发展。“本”就是事物的本源和根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时代特征
       影响党内和谐的主要因素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统一性
       公共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中构建和谐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
       物权法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律基石
       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
       构建和谐社会与做好组织
       电网企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学习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精神
    市工商系统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的讲…
    医院外科护理度年终总结
    社区主任竞聘演讲
    民政改革创新发展讲话
    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先进材料
    民主党派党代会换届选举报告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论机关效能…
    大学生企业文员见习回顾
    构建劳动关系稳定工作意见
    共建服务群众促和谐工作意见
    和谐之星建设活动实施意见
    加强农村基层机构建设意见
    党政廉建和反腐工作意见
    构建畅通交通网实施工作意见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意见
    基层残疾人机构建设意见
    繁荣文艺创作构建思想汇报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