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宣传工作意见 >> 正文
矿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宣传活动实施意见

某矿关于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宣传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党(总)支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持久地开展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根据某某矿司党办[2009]23号和庞党发[2009]44号文件精神,现就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宣传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目标、意义以及内容和途径,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节约创造价值的新理念,深刻理解“发展式、增效式、相对减量化的节约型企业”内涵,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员节约意识,培育具有某某矿特色的节约文化,为创建节约型企业,提前实现我矿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二、宣传形式及重点内容
  (一)形成氛围。各单位、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开展创建强势宣传。政工部要做到广播、电视每档有专题、专栏;群工部要做到工广及井下主要峒室有标语牌板,橱窗、画廊有动态报道;党政办要做到某某矿网站有专题网页;基层单位要做到有横幅、标语,学习园地有规划、目标等,对节约型企业创建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明确意义。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意义。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学习日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党委七届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创建节约型企业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决议》、某矿司党[2009]67号《关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意见》,以及矿党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关于提升管理层次,创建节约型企业,推动矿井又快又好发展的决议》、李党发[2009]44号《关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人人明确创建目标,人人知晓创建主要内容,形成个个肩上有压力,人人积极参与创建的局面。
  (三)理解内涵。突出宣传“发展式、增效式、相对减量化的节约型企业”的科学内涵。由政工部牵头,9月中下旬举办一次“某某矿创建节约型企业专题讲座”,10月上中旬开展一次“创建节约型企业征文”活动;由群工部牵头,10月下旬举办一次“我为节约献一计”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征文、献计等形式,加大创建宣传力度,让职工认识到,传统的节约观念是针对浪费而言,现在组织创建节约型企业的节约,不仅包含了这一要求,而且增加了新的内涵,是在发展这一前提下的节约。我们所追求的节约,是既能减少支出、降低消耗又能促进企业得到又快又好发展的节约,是以存量促增量,集约利用资源,是在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中讲节约,在同等资源、能源投入水平下达到效益最大化,在相同收益目标下尽量减少投入。
  (四)过程推动。在创建过程中,为调动和保持职工创建的热情,要创新载体,由群工部牵头,8月中下旬开展一次创建宣传一条街活动,组织职工群众签名,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举办一次创建节约型企业黑板报三井巡回展,9月中下旬开展一次立足岗位谈节约,10月份组织节约擂台赛或节约创新赛等活动,激发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职工立足岗位为创建节约型企业奉献才智。创建节约型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所属的综合组、宣传组、督导组、考核组等有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通过调查了解、编写简报、督导检查等形式,及时发现、总结创建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司宣传信息意见
       药监宣传信息意见
       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安排意见
       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我见
       反腐倡廉信息宣传意见
       对外宣传意见
       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活动方案
       旅游局暑期宣传促销方案
       镇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要点
       宣传要点
     
    八荣八耻荣辱观小故事
    教育局课程改革发展计划
    十八岁成人典礼演讲稿
    县环境宣传现代化建设方案
    中国青年节演讲稿五四精神代代传
    班主任八荣八耻学习体会荣辱观与…
    06年三月份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浅论乡镇依法行政现状及对策
    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讲话
    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副县长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方案
    开展文明行车服务活动方案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开展惠农政策工作安排意见
    开展应急抗灾生产自救工作安
    乡委员会开展作风建设安排意
    农村开展美化乡村活动实施意
    开展暖棚进畜活动方案
    开展生产恢复自救工作意见
    开展集中服务实施工作方案
    宣传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