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开展职工补充保险意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提高职工的保障水平,实现工会工作的创新,根据《工会法》、《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以及职工群众的需求,现就组织开展职工补充保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职工补充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职工补充保险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参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省工会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发挥工会的组织网络优势,积极推进职工补充保险工作。开展职工补充保险工作,是工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经济手段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体现。
  开展职工补充保险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渴望进一步提高保险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但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较低。职工群众普遍希望工会组织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更多地为职工群众办些实事、好事。
  二、开展职工补充保险工作的基本原则
  l、维权第一原则。从确定险种到职工投保、理赔、服务等全过程,各级工会组织都要充分考虑如何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始终把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维护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
  2、市场经济规律原则。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险种,投保退保自由。根据市场变化和广大职工的要求,可随时增设一些新的险种。
  3、合理合法原则。合理合法是职工补充保险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一是工会组织通过保险经纪公司的中介服务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职工补充保险工作,符合国家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二是为职工提供的险种是经国家保监会批准的;三是具体运作的过程由保险经纪公司策划、操作并承诺其合理合法。
  4、零风险原则。职工补充保险采用的是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经营风险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各级工会只负责宣传发动,不介入具体的资金收取及运作,工会没有任何经营风险。各级工会也不增加财务负担,有关费用另有承担和支持渠道。同时,由于受法律保护和保险经纪公司的参与以及工会组织的维护,参加投保的职工没有任何风险。
  5、职工自愿原则。坚持自愿、灵活、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和任何形式的摊派活动,不得欺骗或者诱使职工参加投保。职工补充保险的价格低、保障高、服务好,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宣传发动,增强职工群众的保险意识,吸引广大职工自愿投保。
  三、职工补充保险的险种及特点
  职工补充保险是…………。××××从确定险种到职工投保、理赔、服务等全过程,始终把提高保障和服务水平,维护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为职工提供更优惠、更安全、更放心的保险保障。目前开展的险种有:(1)团体重大疾病、定期、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主要特点是范围广、保障高、保费低,便于操作;(2)高额补充医疗保险,主要特点是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促进食品和医药经济发展意见
       矿工会信息意见
       对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
       食品药品监督局党性实践活动意见
       党员冬训及民主评议意见
       市地方税务局创建学习型组织意见
       学有困难学生辅导意见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
       县广电部门深化体制改革意见建议
       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指导性意见
     
    残疾人共享小康实施意见
    市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会讲话稿
    中学教研总结
    水利局党委学习总结
    个人销售总结
    车辆肇事处理管理规则
    我国科学发展定位水利发展研究分…
    学生演讲比赛主持词
    纪念邓小平诞辰00周年文艺晚会主…
    学校中教科半年中期教育总结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方案
    开展文明行车服务活动方案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开展惠农政策工作安排意见
    开展应急抗灾生产自救工作安
    乡委员会开展作风建设安排意
    农村开展美化乡村活动实施意
    开展暖棚进畜活动方案
    开展生产恢复自救工作意见
    开展集中服务实施工作方案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