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少先队工作计划 >> 正文
教育办少先队计划

争当科技小能手”和“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引导农村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对农村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和队干部的培训,以培训促建设。 
三、以“快乐生活”为理念,深化各项少先队品牌活动 
    6、深化“雏鹰争章”活动。要结合《少先队辅导员纲要》的普及实施,进一步根据 《纲要》中分年级工作内容建立健全“雏鹰争章”活动体系,在街道基层少先队组织中继续普及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要立足西园实际,创设雏鹰特色奖章。要通过创新争章模式,优化颁章方法,突出护章效果,创出好的争章活动品牌。通过开展“厉行节约我先行”主题活动,设立节约章、环境资源保护章等;通过开展“雏鹰三色平安成长行动”主题活动,设立自护章、安全章以及特色平安章,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自我救护的本领,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自护自救的意识。 
    7、深化“手拉手”活动。今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重点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主题活动。要结合西园务工人员多的特点,鼓励当地少年儿童主动与外来务工子女交朋友,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传递西园人民的热情,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在西园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主动认同西园、融入西园。二是以港澳台少年儿童为重点开展“情牵两岸手拉手”主题活动。要充分发挥**的侨乡优势,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少年儿童的沟通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促进两岸四地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共成长。要注重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手拉手活动中的感人故事,树立、宣传“手拉手”活动先进典型,适时对“手拉手” 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8、推进“少年军校”的开展与创新。“少年军校”活动是少先队的品牌特色活动,是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要以纪念建军80周年为契机,大力推动“少年军校”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巩固已取得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西园教育办将要以丰富活动思想内涵,拓展活动内容,强调活动实效的要求集中在暑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以创新的活动方式打造精品活动。 
    9、进一步深化其它品牌活动。继续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好习惯养成体验行动,在原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再增加“节约行动”,即围绕“用好每一分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好习惯展开,按照“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结合“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资源节约活动,让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关心环保的意识。继续开展“创新从娃娃抓起”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少年儿童争当“小问号”、“小发现”、“小发明”和“小能手”。要继续拓展“心手相牵”亲子营项目,与其他兄弟学校开展观摩研讨交流活动。 
    四、以《纲要》为指导,不断完善少先队工作机制 
    10、继续完善辅导员培训模式。注重加强对各级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实行“团委下文、基层组织、经费自筹、就地取材、突出实效”的培训模式,分期分批
举办辅导员业务轮训活动,争取把培训面扩大到中队辅导员,从而形成多渠道、多侧面、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继续实行“校长计划”,促进学校领导更理性地认识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邀请校领导参与辅导员轮训、团队干部素质拓展以及参与“成长心连心”、“心手相牵”等少先队活动,更好地让校领导接收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第二学期少先队计划
       少先队计划范文
       小学二年级少先队指导思想
       小学一年级少先队计划
       少先队德育计划范例
       少先队德育计划范文
       小学少先队德育计划
       学校德育少先队计划
       小学少先队活动计划
       小学少先队中队活动计划
     
    中学生友谊和爱情观教育案例
    地方人大闭幕会上的个人讲话范本
    200年打假治劣情况汇报范本
    县教育局教研室最新学年第一学期…
    贸易市场股半年总结
    半年基层组织建设自查总结
    国土局祖国60周年变化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总结会实践讲话
    把先进性教育成果转化为建设新农…
    完善民族文化推动文化强县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少先队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