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宣传经验交流材料

        为全面提升经济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区旅游局立足自身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以景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着重点,以宣传促销、活动策划和品牌打造为突破点,不断创新旅游市场宣传促销方式,全力打造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两大核心品牌,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20**年全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5%,均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节造势,彰显品牌
    举办和创办好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节会或赛事是创造旅游热点、促销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市场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我们充分利用独有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思路,科学策划和精心组织,先后举办了以温室大棚草莓采摘、冰雪娱乐和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冬季系列旅游活动;以“天体狂欢、精彩无限”为主题的白清寨滑雪节活动;开展了杨城寨草莓采摘、马耳山踏青、自助种植和农家乐民俗游等十九项促销活动。在大型节庆活动方面,20**年6月28-29日,在格瑞森马术俱乐部成功举办了中国马业协会20**“华兴育马者杯”速度赛马大奖赛,此项赛事是中国马业协会迎奥运举办的一项重大国家级赛事活动,也是在东北地区首次举办的赛事活动,举办此次活动对于经济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局作为承办单位,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奖”。8月28日,在陨石山高尔夫度假村成功举办度假村试营业暨陨石山杯高尔夫邀请赛。9月5日,在区人民广场成功举办了20**中国**国际旅游节花车展示及文艺演出活动。9月9日,在马耳山生态旅游区隆重举办了20**中国**国际旅游节绿岛空港原生态采摘节开幕典礼。10月17日,在白清寨风景区成功举办了农家乐厨艺大赛。上述节庆活动均从不同侧面提升了**绿岛空港旅游经济区的形象和知名度,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两大核心品牌,扩大了苏家屯区旅游的影响力。
    二、找准载体,强力推介
    三分资源,七分吆喝,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宣传促销可以说是旅游大发展快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最佳途径。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主动与媒体加强联系,充分认识媒体的重要传播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进行广角度、大范围的宣传,通过媒体广泛、高频的宣传,快速提升绿岛空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我区旅游的市场占有率。20**年在省市电视台、电台、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和**日报等20多家全国各级媒体进行了“立体式”宣传,共刊登报道文章100余篇,被中国旅游网、东北新闻网、省市旅游信息网和**网等全国各大知名网站登录和转载的信息多达几百篇。为了营造声势,我们还设计和制作了一系列的专刊,在**日报整版推出的“苏家屯区打造大都市时尚休闲空间”的报道;在辽沈晚报推出的“绿岛空港经济区塑造辽宁农事旅游体验区新形象”;在辽宁省旅游同业名录推出“**绿岛空港旅游经济区大**战略布局的时尚休闲空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会刊推出“**绿岛空港旅游经济区打造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农事体验区”;在《游客》杂志开展旅游同步系列宣传等文章,在辽沈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区的知名度。
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旅行社的内引外联作用,招徕游客,促销产品。20**年我们共与市内33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开发一日游线路协议,并在辽阳、抚顺、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宣传经验交流
       卫生经验交流
       监察局信访管理经验材料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经验材料
       公司管理经验材料
       电力局标准化建设经验材料
       民政局流动人口经验材料
       土地经营权流转经验
       财政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交…
       县城经济服务经验材料
     
    质监局强化质监安全整治计划
    学党章知荣辱演讲稿—知荣辱树新…
    街道社区矫正计划
    半年经济总结
    公司安监部年终总结
    乡镇执法大队长城管局总结表彰大…
    计生局征文—计划生育三句半
    基层党建新局面意见
    平安校园创建总结
    如何正确认识开展平安建设意义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生殖健康宣传工作方案
    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工作方案
    普通话宣传周工作方案
    党廉建设宣传实施工作意见
    惠农政策宣传活动安排意见
    统计法宣传活动方案
    公共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
    公共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