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写人作文 >> 正文
可爱的阿姨作文

周六,我和妈妈到她的一个同学家玩。
   她的同学长相十分可爱,但我以为她只是长相出众,其它都很平凡,可和她相处了几天之后,我渐渐确认她是从内而外的可爱。
   晚上,我们要去宾馆睡觉了,阿姨见我们葡萄都还没吃完,于是,就把葡萄连碗带到我们要去的宾馆让我们吃完,再把碗带回去。我知道了,她的可爱是替他人着想与大方。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景点,她们边爬山边谈论她们大学时同学之间的趣事,阿姨脸上笑开了花。她的可爱是和同学美好的友情呀!
   我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可爱是从内心散发出来,而不是表面。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描写环境的设施时,要注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地域特点的地方写出来。

六、画面组合法
   采用画央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要从社会环境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采取画面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七、触景生情法
   采用触景生情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必须是情由景生,有感而发。也就是看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ren/201309/199699.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和奶奶作文
       我与未来的我作文
       我的两面派妹妹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清洁工
       我的妹妹作文250字
       我的奶奶作文350字
       爱臭美作文
       爸爸的变化作文
       这个人真逗作文
       我幽默的爸爸作文
     
     妈妈谢谢您对我的爱
     拥抱母亲
     我最崇拜的人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你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350字
     我最感激的一个人作文
     施婷姐姐,真了不起作文
     高度近视眼作文
     可爱的阿姨作文
     我和奶奶作文
    可爱的蚕宝宝作文
    可爱的小泥鳅作文
    可爱的校园作文400字
    风雨中爱的风景线作文
    我心爱的小闹钟作文
    我心爱的小狗作文
    我最爱的小动物作文
    爱的风景作文
    亲爱的暑假作文
    我喜爱的国际象棋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