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财政工作计划 >> 正文
财政厅主要任务

税源大户、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在继续对担保费和风险准备金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组建股份制性质的财务公司、结算中心或互保中心的给予财政补助。加大对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技术创新、新品开发、产业集聚与公共服务平台及风险补偿等的支持力度。用好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鼓励拥有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创业投资,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和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抓住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需求减弱的时机,鼓励引进海外的领军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鼓励收购国外的资源、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鼓励省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动力。及时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用好专项发展资金,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支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帮助企业降低国际市场风险,对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企业给予保费补助;奖励境内民营企业到国外建立经济开发区和设点办厂;鼓励中小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对市场开拓过程中的前期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历史证明,经济危机也会催生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方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更大成效。


积极提升先进制造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双倍增”计划,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对获得“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企业奖励。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文化精品生产等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和商务服务、城乡科技与市场服务、国际会展业、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连云港开放、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实施沿江开发奖励、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园中园奖补、经济薄弱地区新增收入省集中全返奖励、全面小康推进奖励、财政收入增收奖励等促进区域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努力推进节能减排。支持节能新技术推广、技改与淘汰落后设备奖励、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节能奖励及发展循环经济,支持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


(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健全支农惠农政策体系。要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目标,健全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强化各项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高效设施农(渔)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实施良种工程,加快培育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加强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循环农业及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政厅财政计划
       财政局建设计划
       财政局老干部要点
       财政局四季度要点
       政府财政发展要点
       市财政局季度要点
       财政预算计划草案
       财政国库支付计划
       财政局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局发展重点
     
    粮食局—粮食总结
    县档案馆安全检查自查总结
    理论创新
    市采取四项措施推进扶贫开发
    房管局交易作风建设科学发展演讲…
    团委创新创先活动申报材料
    作风纪律整改措施
    细节决定质量讲演
    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竞聘演讲稿
    浅议权力防范措施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财政资金整合工作方案
    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支出管理年开展情况报告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党委财政估算执行情况报告
    年度镇财政包干工作方案
    党委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