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财政工作计划 >> 正文
财政局加强税收征管计划

 2o09年全县财政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的战略部署和“保增长、促转型、打基础、求突破”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念好“实、稳、优”三字诀,不断调整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巩固深化财税管理改革,不断完善财税运行机制,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05600万元,同比增长9.0%。全县地税税收收入确保目标75750万元,同比增长5%,奋斗目标78650万元,同比增长9%。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2009年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基础建设年”、“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活动为载体,着重围绕财税六项建设,突出六项工作重点,健全六项工作机制,不断开创财税事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围绕建设“活力”财税,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健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长效机制

 把保增长、促转型作为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大力扶持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产业化、外向化和标准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继续贯彻“工业强县”战略,抓好政策宣传,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扶持政策,注重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研发、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经济效益。三是要围绕我县三产发展重点,研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加更多地方可用财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围绕建设“实力”财税,做实征管基础,着力健全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

 把打基础、增后劲作为夯实税收征管的主要任务。一是要以“税源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深化分税种、分行业、分层次税源管理,健全完善税源动态数据库和跟踪管理有效机制,不断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创新经济税源调研方式,积极应对和防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税收政策变动带来的税收波动,建立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三是要强化以营业税为主体的流转税管理,建立健全巡查制度。推广完善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实现源泉控管目标。健全完善多环节、全方位、社会化的地方小税种征管体系,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四是要深化行业性专项评估,针对性地制定落实加强行业管理的举措,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机制。五是要不断拓宽非税收入征收范围,积极探索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有效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

 三、围绕建设“民生”财税,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先起步、迈小步、不停步”,运用“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增量调存量”的方法,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解决民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税局发展财政管理计划
       审计局强化财政监督计划
       财政地方税务局计划
       财政局预算规划发展计划
       乡镇财政计划
       乡村财政所计划
       财政监督计划
       银行业务培训发展计划
       全区新能源产业推进计划
       财政局经济区财政计划
     
    地税系统县市局局长培训班结束时…
    机关春节领导讲话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十四
    环保局长政治建设述职讲话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年度计划
    职业道德素质总结
    电力公司纪检年终总结
    200年劳动保障总结和200年打算
    劳动保障讲话
    厂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财政资金整合工作方案
    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支出管理年开展情况报告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意见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财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