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机构编制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  强化监督  努力把编办工作做实做强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了编制部门在人员编制工作方面的权威性。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只有把机构编制工作置于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积极发挥部门自身的能动性,加强部门协作,把好关前管理,抓好事后监督,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地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目的。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  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前几年,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人单位在编制管理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除了单位领导和人事工作人员知情掌握外,其他人员很少了解编制情况。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当事人遇到个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二是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事工作纪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机和隐患,包括编制使用上的随意性,尤其是大系统单位,在编制性质、工资、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较多。三是鱼目混珠,吃财政空饷,长期在编不在岗,既占据编制,又冒领工资,或由所在单位长期领用该员工资。四是退(离)休人员经费来源不清,退(离)休前属于企业的人员,退(离)休后混入财政统发范围等等,使机构编制管理和用人单位在人员变更等相关问题上诸多“后遗症”。所以因为人员身份、入编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上访、滋事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积极查找属于编办工作环节上的原因,那就是机构编制管理透明度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编制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较差, 在属于我们掌握的管理资料中表现出“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状况。
    二、善于探索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实
    为提高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我们从机制上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控制机构编制的增长。从1998年3月份开始,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悉心探索,创立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雏形,从可操作性入手,重新设计制作了 “机构编制管理证”。新的机构编制管理证除包括机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基本内容外,还增设了年末在编人员花名册和退休人员花名册,年度审核记录等内容。在编人员花名册细化到人员的姓名、性别、族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和职务等内容。不但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机构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内容及变化情况,对机构中在编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也能一清二楚,对机构人员增减、流动状况也可一目了然。这为建立机构编制长效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另外我们完善机构编制台账资料,重点是建立《机构编制台账》、《组织机构台账》、《退(离)休人员台账》3本台账,台账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表、图、文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经验材…
       妇联开展妇女普法经验材料
       维护外出务工妇女合法权益经验材…
       选拔培养乡镇女干部经验材料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场会交流…
       县工商联经验材料
       学监管法规创合规文化活动经验材…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验材料
       财政经验交流材料
     
    计算机公司见习回顾
    公安局监管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财政预算安排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党校发展
    十一国庆节晚会主持词
    各行业安全生产标语选
    新郎新娘婚礼致辞
    县残疾人服务中心落成仪式讲话
    铁路局青年文明号管理细则
    树立科学发展观方案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党政机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加强农村基层机构建设意见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方案
    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
    采供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报告
    基层残疾人机构建设意见
    公共机构绿色照明改建工作方
    乡镇农产品安监机构工作方案
    应急办编制管理工作方案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