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唤醒自己作文

  在每年的高考考生中,有一个特殊群体——美术高考生。在非艺术生的眼里,大多数人认为考美术很容易,觉得我们只需动动手就可轻轻松松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那每一幅画背后的艰辛。
  如果只是追求表面的好看,那并不困难,但如果要进一个层次,把自己对物体的正确认识和自己的思想在画中表现出来,那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承受着痛苦的时候,我们是要放弃,还是要坚持?这是,我们需要唤醒自己,给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力量。
  虽然我接受专业美术的教育只是零散的用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我却有将近13年的画龄,可以说从小就打算一直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但遇到挫折时,我总有要放弃的念头。
  小学毕业时美术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我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因为我没有及时唤醒自己,初一初二两年我没有继续美术的学习。初三时因为朋友的劝说,我再一次进入画室学习,因为当时文化成绩比美术的要好,在中考之前,我已不止一次想半途而废。但这时的我已经学会唤醒自己,每一次当我想要放弃时,我会告诉自己,唤醒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就这样,一次次的唤醒,最终我以美术考生的身份参加中考。但是中考的失败,让我看不清前面的路。高一的时候,我很坚定地说高考不要考美术了。高二时,我选了历史专业。但是,那却是一个历史生和艺术生混合的班。心底对艺术的那种热情再也无法抑制了。再一次进入画室学习,让我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作品,理所当然,再有了这一认识后的美术学习让我觉得更加痛苦。
  为了不让自己放弃,我不时的唤醒自己,不仅用自己的理想,还用那些我喜欢的作品以及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
  通过学习美术,我学到的不仅是一门技术,还学到了一些人生的智慧。
  我相信萨拉斯特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我们只有不断的唤醒自己,才不会让自己迷失在命运设计的圈套里,迷失在自己设计的圈套里,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唤醒自己作文
  生命难得时刻掬如流水,当搁浅滩涂、迷茫困顿时,谁来醍醐灌顶?
  唤醒自己,予生命以畅然,予沉沦以绝响。
  纯朴的人会说:唤醒自己,是为了让灵魂跟上躯体;深邃的哲人会说:唤醒自己,能让生命一步步登临绝顶。
  是啊,不让灵魂常驻躯体,怎能控制自己的心智,怎能做个真实自在、有音容笑貌的自己?是啊,不让生命免于沉睡,怎能有毅力去矢志攀登,怎能最终迸发生命的光彩?
  是故,不论我们曾像飞涧从多高的岩崖上飞泻而下,不论我们曾像溪流从多深的险滩下穿石而过,在我们奔向生命大海真理的路途中,总会遭遇滩涂,泥沼阻碍我们前去的方向。也许这里一片荒芜,也许这里乱石交错,甚至这里繁花似锦,层林叠翠,是就此停滞不前,或恐于前路艰辛,或耽于花鸟精致,因而汇积沉淀为一潭死水,还是愤而奔涌而去?
  这时的我们也许困顿了,也许变得贪婪和迷恋休憩了,也许忘记了自己翻山越岭的目标所在了,于是心中生出不再向东,姑且流深在这深山峻谷间的想法,脚步渐渐停了下来。
  不久,溪流不再灵动而汇为深潭,周遭的污秽腐殖皆汇流沉淀在一片死寂中。可这时,我们中有人并没有忘记自己内心深处的强大,他们转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唤醒自己的力量在他们的心中萌发。
  果然,暴雨倾盆裹携山洪而下,所过之处皆汇为洪流,蓄势待发的潭水终突出囹圄,不再身陷泥沼,雨过天晴,所有污浊皆幻化沉淀,众水皆欢愉地向东而去,他们重又内心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211/174967.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关于夏天的作文
       初一作文 粗心的我
       游上海科技馆作文
       天净沙秋思改写
       心中的明月作文
       唱歌作文
       最美妙的声音作文
       母爱伴我行作文
       宁静的夏天作文
       秋天的雨作文
     
     以拥抱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关于那一刻的作文
     关于责任心的作文
     美丽的千岛湖作文
     参观菊花展作文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
     学习一门艺术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
     开心每一天作文
    倾听自己的心跳作文
    给自己一个微笑作文
    留一点惬意给自己作文
    做自己作文
    做我自己作文
    奖励自己作文
    被自己感动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作文
    把微笑留给自己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