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一个人的河(昭君出塞)作文

是谁,用七彩的珠线串起了多舛的过往,绣出了一曲绕指的骊歌?是谁,着大红宫服,毅然将花鞋抛下那平静的河面,惊起一池涟漪?又是谁,在皎洁的月夜里,静临河边,吹响那凄幽的杨柳叶?当繁杂过去,是否还有谁会想起,千年前的一场淡雅花事,那夜、那歌、那寂寞……
   她着一件淡青布衣,静静地伫立在河岸,带着一抹浅笑,大方而落落,像一朵盛开的百合;她细细地凝望着故乡的水,那般清澈,那般透明,清涟波动间隐隐浮现出女子姣好的脸庞:她爱怜的低下头去,捧起一汪清水,用鼻尖亲昵地蹭了蹭,小舔这一口清甜。这动作是如此的依恋,如此的不舍,天底下的眷恋也不过如此,动作熟悉仿佛已刻入骨里。这相思只因家道中落,就要离家入宫为婢。
   “一入宫门深似海”,她从踏进长安门开始,就注定与自由无缘。
   佳人遗世独立,即使身穿庸俗的翠粉色也不能泯灭她身上的光芒。腰若素柳,延颈秀项,冰肌玉骨,一点星眸内秋水涟涟。但她却被藏在深宫劳碌数年载,只因性子高傲,从未贿赂毛延寿得面御的机会,白白蹉跎了双十年华。这寂寞,有谁能晓?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一天阳春三月大雪忽骤,那一天满园桃花竞相开放。匈奴派人来汉和亲。
   帝王并不想将金枝玉叶的公主嫁去黄沙漫天,大漠孤烟的塞外。于是她站了出来,身姿高傲,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她才不要在深宫中度过余生,绝不要!她的眼睛散发出一种凌厉的光,那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对寂寞的害怕。她不甘心活得如此平庸!
   那天,她身穿大红嫁衣,一步一步地踏进花轿。白雪纷纷落下,染白了花轿,她撩开珠帘,看着马在白雪上滴答滴答留下踏痕,以及那逐渐在眼中迷离的灼灼桃花,远去的盛世长安,心里忽然有种说不清的悲凉。
   马车在一个地方停下了,月色皎洁。她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去。那是一条河,清澈而透明,可以望得见水里游动的鱼儿;那也是一条多么熟悉的河呀,数年前她曾在这河边嬉戏,玩闹,谁知豆蔻转眼就嫁作人妇!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见故乡了,以及这伴随了她青葱岁月的河了……想到这,她不禁感到眼角有点湿润。
   她沉默地站在河边呆望着,不发一言。良久,她折回去了马车处,取下了一叠整整齐齐的衣物,走回河边,轻轻地拿在手上翻看。那是一件淡青色布衣和一双小巧显得有些沧桑的金缕鞋,略带些古朴的花纹。记得在她第一次踏进长安的晚上,着的就是这件布衣和鞋子。可惜物是人已非……忽然,一声扑通的打破了这长久的寂静,只见她毅然地将手上的衣服和鞋子丢尽了河中,泛起了层层涟漪。她小心地从河边摘下杨柳叶,那声声凄幽的旋律回旋百转!一曲作罢,她艰难的扯出一个微笑——这大概是世间最苦涩的微笑吧。她轻轻转身,只留下一个萧瑟的大红背影,河面上还荡漾着一只翠绿杨柳叶……
   她没有沉醉在过去编制的梦里,选择了放下,对故园的思念,对年少的怀念。她孜然一身走进前方迷茫的道路,和亲。这是作为一个女子的勇气的见证。
   千年后,山河变迁,云水沧桑,绿萝拂过衣裳,清风打湿誓言。一条清澈河流边蓦然出现,未被时间风化的衣服与鞋子,没有人知道,那是一个女子坚强的放下。

【写作指导:怎样让作文变得情趣盎然】

  人教社新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作文训练是自由写作实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或家庭中的某一事物,写一篇作文。要写好本次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401/203823.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有趣的逗笑比赛作文600字
       压力与动力作文600字
       我很重要作文600字
       我的糗事作文600字
       梦想作文600字
       我的责任作文
       改变作文
       不要轻易放弃作文600字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戏曲文化一定要留
     探险
     梦想的风帆
     在等待中收获
     我战胜了胆怯
     忘不了的滋味
     生活是五彩的
     你是我的大树
     顽强的生命
     扇子和空调作文600字
    告诉你一个秘密作文600字
    请给我一个微笑作文600字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600字
    我最爱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有一个镜头溢满友情
    一个让我惭愧的日子
    每一个人都可以影响世界
    一个动作使我成长
    一个瓶子的启示
    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