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生活作文

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堵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
生活作文800字
  古有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另人神往,怡然自得,舒适安宁;
  今有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充满希望,富庶安康,幸福快乐。
  无论古今,一切浑然,我爱这样的新式生活……
  花园式的村寨
  一到村口,便可看到村道绿树成荫,百花竞放,婀娜多姿,尤如人间舞台上的模特大赛。春有千花百草竞秀赛美;夏有万木争荣,郁郁葱葱,似千军万马,威风凛凛,雄姿勃发;秋有各种瓜果,压弯枝头,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欲折腰;冬有白雪披裹,万里无垠,雪姑娘频频微笑,一展芳容。这里的建筑都是绿化型的,整洁绚丽,没有一丝污染。村子里随处可见一排排房屋掩映在绿树之中,形成"百树护房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公园式的俱乐部
  漫步在农民俱乐部周围,人与走兽到处有,人与自然共和谐。理想中的乡村世界虽然没有专门的动物园,但街头巷尾,屋檐亭院,各种飞禽走兽飞来窜去,时而凌空展翅,时而盘旋低飞,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嬉戏各家院落之间,呼朋引伴,霎是可爱,人常戏动物,动物常依人。好一派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活图景,其乐融融。
  科技园式的别墅
  这里不仅自然化,而且科技化。红房绿瓦,碧树蓝天,屋里屋外,各种设施齐全,且一年四季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和不同季节随时改变自家房貌。不必担心房会阴暗、潮湿、建设布局不合理。全自动电脑控制,随时可以根据各自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调整到自己感觉最满意的、最舒适的程度。不仅瓦房农舍有此功能,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是丰富多彩,色形味具佳。在这里,上月球不是梦想,下海底不再是幻象,一切均可在科技手段的调控下。
  创新式的校园
  孩子教育不容忽视,这里的教育也别具一格。孩子不必再背着重重的包,啃着厚厚的书,念着枯燥无味的知识,这里强调实践,主要是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究,注重学以致用。教师只对学生的活动稍加点拔,学生思维活跃,无需死记硬背,自我创新,自我想象能力极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211/175874.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被自己感动作文
       心灵的阳光作文
       畅游未来作文400字
       我的舞台作文600字
       星球历险记作文
       家的味道作文6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600字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第一次坐飞机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600字
     
     同桌的你作文
     描写千岛湖的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以沉醉为话题的作文
     那一次我错了作文200字
     初秋的雨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
     关于漫步的作文
     包馄饨作文
    生活中的亮点作文
    我的初三生活作文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
    关于初三生活的作文600字
    生活其实很简单作文600字
    关于小康生活的作文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生活因歌声而精彩作文
    品味生活之美作文
    诗意地生活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