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

程不再界限,课题自己钻研,以兴趣为主。让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被充分地挖掘。
   或许你要说,若是学生无所事事,在学校的光明中碌碌无为,怎么办?那老师便有用武之地啦!老师将学生送回课堂,重返应试教育,相信聪明的学生知道什么才是明智之举吧!
   校园不仅仅是学习园地,更是文化娱乐的传播地。学校每周二晚为电影之夜,让学生也作为影评人来观赏电影。每二周举办厨师才艺大比拼,同学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自创招牌。每天都有课程班充实同学的学识。每月都有科技文化节,将科技与文化汇聚舞台,让学生的每月的探索得以展示。丰富的娱乐节目,校园生活便不再单调。每一学期,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经同学投票,老师审查,评出校园的学期奖,有丰厚的奖品以资鼓励同学再接再厉。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否让你心动呢?让我们努力奋斗,将这理想中的生活变成真实的生活,让梦想照进现实。

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
   暑气渐渐褪去,屋外已是凉风习习,我忽然意识到:秋天到了。这个秋天与众不同,走过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带着几分好奇与欣喜迈入南外校园,成为一名自豪与骄傲的南外学子。虽然我在南外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但那可爱的校园、敬爱的老师和友爱的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生活是绚烂多彩的。
   校园生活是绿色的。操场上绿草如茵,花坛中百花争艳,教学楼旁的香樟投下片片荫凉,处处都充满了生机。而南外学子们更是朝气蓬勃。看,同学们正进行着精彩的课前演讲;听,“午间旋律”传来阵阵优美的歌声……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生命的活力在这里绽放,显现出绿的朝气,绿的生机。
   校园生活是蓝色的。蓝色代表勤奋严谨,“天才出于勤奋”,哪一位名人不是驾驶着勤奋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南外的莘莘学子们也是这样,勤奋踏实、勇于创新是我们的特点。语文课上那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数学课上那巧妙清晰的解题思路,英语课上那标准流利的口语,体育课上那矫健奔跑的身影,构成了南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园生活是红色的。学前教育的武术操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学初的教师节庆祝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对辛勤耕耘的园丁表达感恩之情,而热闹非凡的学生会竞选,更让我们看到了南外人的活力四射……我们是南外人,我们不缺少火一般的热情!我们爱国、尊师,我们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校园生活是白色的,因为我们单纯;校园生活是金色的,因为我们阳光……
   哦,校园生活是那样五彩缤纷,那样绚烂多彩。在校园中,我们茁壮成长,那多彩的生活将引领我们长大,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事物,它点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在大家心中,它可能是一束束的鲜花,一缕缕的阳光,也可能是一句句暖暖的祝福。但是在我心中它却是我的校园生活,它在我苍白的人生路上渲染出了一路的青天。
   童年的桃花总是灿烂的;童年的日子是不知忧愁的;校园生活是纯真的。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真挚的我们编识着那曲动人的歌。
   每当老师飒爽的英姿出现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老师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另一个世界里感受新鲜的阳光、去领略异国的风情,一起去长篇大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liunianji/201301/183689.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的爷爷作文
       关于课余生活的作文
       我成了道具准备员作文
       游沙雕城作文
       回想离开学校之后的我作文
       夏季的雨作文
       观察小猫作文400字
       那一刻我真激动作文
       第一堂计算机课作文
       关于桥的作文300字
     
     我们美丽的校园作文
     新学期的计划作文
     我做主作文
     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
     我的爷爷作文
     关于课余生活的作文
     我成了道具准备员作文
     松树下的那一份情
     音乐艺术
     
    我们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课余生活的作文
    关于桥的作文300字
    校园的梧桐树作文250字
    关于我爱读书的作文
    校园灵异事件簿
    校园里的一件事
    校园美景作文
    关于堆雪人的作文
    我爱校园里的小花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