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当注意着力解决几个问题

  时下,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全面展开,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我感到还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解决思想认识不够深的问题。坚持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放在首位。目前,对深入扎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少数同志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来抓。个别单位开展活动的办法措施与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深入,与职能职责结合不够扎实,与现实思想联系不够密切,与工作实践结合不够贴近。对此,各级党组织要注意克服四种不良倾向。一要克服一知半解的倾向。认为理论学了,笔记写了,体会谈了,感到对科学发展观已经完全掌握了的浮躁粗浅之见;二要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认为科学发展是领导的事、是班子的事、是上级机关的事,致使把科学发展观仅仅停留密密麻麻写在纸上、口口声声说在嘴上、板板正正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三要克服被动应付的倾向。认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拿不出专门时间、腾不出充足精力来真学、深学,只求时间到任务完,学习实践效果难以保证。四要克服学用脱节的倾向。学习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实践,但有的同志缺少结合能力,学是学、用是用,学用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能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务必真正从思想上深刻理解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做到在真学上求全面、在真懂上求深入、在真信上求坚定、在真用上求实效、在真干中求突破。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主动找准差距和不足、主动转变发展理念、主动创新发展思路,使认识再提高、观念再转变、思想再统一。

  解决学习动力不够足的问题。勤奋学习,是党章赋予党员八项义务的第一条,也是每个党员干部成长进步、干好工作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贴改革创新的时代步伐,就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创新创业创优的本领,惟其如此,才能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担负起推进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人离书远、书距人远的现象依旧存在。个别同志的学习意识、学习目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目标等仍不够明确、不够端正,没有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高度上,充分意识到自己干事创业的能力恐慌、服务人民的本领恐慌和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恐慌,致使自身素质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本职岗位的要求,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倡树学习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要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广大群众丰富生动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个人素质的有效突破,达到政治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业务技能有新的进步,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服务水平有新的跃升,再学习能力有新的增强。[next]

  时下,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全面展开,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心得克服三种情绪增强三种意…
   落实科学发展心得切实解决群众信…
   学习心得于细微之处践行科学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国税实践
   传承五四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好党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文化名城…
   保持党员先进性改革发展稳定中发…
   坚持四个争先努力体现共产党员先…
   如何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案
复员官兵聚会主持词
地税局党建教育发展计划
一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好教材
窄告联盟华南攻城拔寨
市广电部门规划
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学校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改革方案情况汇…
个体工商户用爱心浇灌文明花演讲
开发建设涪江中段生态旅游带情况…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