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经济部门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精辟阐述了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明确指出了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实现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贯彻“两个反哺”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业的发展放到全省经济大格局中去统筹把握,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去统筹安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去统筹考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发展生产这个根本,积极发展优势突出、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强化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抓住解决“四难”这个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人饮”工程、“红层找水”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快乡镇卫生院改扩建。
    二是树立“两条腿走路”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社会事业发展摆在优先突出的位置,做到三个“两手抓”:社会事业繁荣和产业培育“两手抓”,既要注重社会事业的公益属性,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又要挖掘产业属性,培育一批科技、文化企业;投入和改革“两手抓”,既要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机制,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又要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激活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活力;重点项目和基层网点建设“两手抓”,既要抓好一批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又要突出抓好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
    三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在区域发展政策上,既鼓励成都等地区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发挥好带动作用;又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促进其增强发展后劲。在区域发展思路上,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形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在区域发展重点上,对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扶持,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旅游业,加快水电、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抓好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推进“生态四川”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搞好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川西北沙化、草化的治理,合理利用水、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环境治理,突出抓好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重点矿区生态恢复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治城市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村污染源。加强节能降耗,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农村节能、推动政府机关节能。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重点城市、农业和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发改委要努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保险业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
       劳动保障学习贯彻六中全会体会
       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龙…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体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新体会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新
       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哲学篇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民主党派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篇
     
    驻村干部年终总结
    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
    城管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总结
    新春致词
    新娘婚礼策划书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市建委落实…
    秘书事务性处理艺术浅析
    新市长入选就职演讲稿
    粮食局党委学习发展计划
    公司反腐倡廉工作状况自查报告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加快循环经济实施意见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卫生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推进生态经济跨越式发展工作
    乡村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