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整改措施 >> 正文
民政局加强党建教育整改措施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局党建工作水平,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开展第四轮“争创”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对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局”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率先、奋进、富民、务实”的工作要求,围绕发展配班子,紧扣富民抓党建,立足实际求创新,通过深入开展“争创”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我局党建工作的水平,为实现全市“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奋斗目标提高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创建标准

    1、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坚持履行管党职责与加快发展相统一,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坚强有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要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推进统筹发展。严格执行管党制度,形成书记带头抓、成员分工抓、“一班人”协同抓,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具体明确,各项措施得力。
    2、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和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和“创新工程”,实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内外民主建设,不段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扎实、特点鲜明,各基层党组织要达到“五好”标准,建成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3、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级党员干部,推动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正常化、规范化,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树立抢抓机遇、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意识,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把广大党员干部凝聚到“两率先,两步走”的伟大实践中来,使之成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
    4、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保证促进作用。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发展、富民抓党建的思路清晰、措施扎实,较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党建工作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率先发展,创业创新的热情。各单位在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中实绩显著。
    5、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任务。坚持标本兼治,抓制度、抓基础、抓根本,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一心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配套制度,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争创”活动中,各基层党支部要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城管局创建文明单位整改措施
       环保局整治违法排污整改措施
       环保局加强污染减排整改措施
       工业局发展节能减排整改措施
       文化局发展民主评议整改措施
       国土局发展土地建设整改措施
       经贸局发展工业创新整改措施
       司法局规范执法教育整改措施
       煤矿发展安全监管整改措施
       水利局加强理念教育整改措施
     
    广电办建国60周年优秀演讲稿
    戴相龙否认港股直通车延误说法 称…
    商场领导新春庆典致辞
    全街道庆祝教师节暨教育总结表彰…
    保先活动第一阶段转段申请报告
    县委干部作风建设整治报告
    工商局加强节能方案
    领导先进性教育督导组会议讲话
    廉政建设形势报告会讲话
    公司总经理在慰问表演上的发言稿
    规划局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安排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环保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财政局家电下乡活动方案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