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整改措施 >> 正文
教育局整改教育措施

政府协调办理或其他市属相关涉及多部门、单位办理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

 

  4、通报整改结果

  ⑴通报内容。对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应全面地向群众通报。对应解决但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要如实向群众说明原因,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⑵通报形式。一是动态通报,可通过整改进展情况通报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二是整改结果集中通报,一般应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以测评会或书面告知等方式进行。

  (四)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解决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勇于突破制约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要及时对不合时宜的一些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对于陈旧过时的规范性文件或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规范性文件,一律予以废止或修改。同时,建立的制度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不断巩固。

  1、清理查找。一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广泛深入地征求上级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以及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对本部门本单位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严格进行自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工作职能,严格查找、清理本部门本单位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

  2、筛选确定。一是进行初步筛选。在征求意见和自查基础上,认真进行梳理和分析,按轻重缓急原则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明确哪些制度和政策是当前有条件并急需废止、修改、建立的,哪些制度和政策、体制机制是需要一定时间逐步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哪些是需要上报上级部门研究解决的。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有关专家、一般干部职工和群众代表特别是服务对象等参加的会议,对梳理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三是进行研究确定。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局党委会议,研究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对于我局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组织修订。根据研究确定的情况,制定我局体制机制修订工作方案,实施有关制度、政策的“废、改、立”,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修订工作方案要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抓紧组织修订,逐步形成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回顾总结

  1、进行“回头看”。整改落实阶段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回头看”,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查找分析。主要看是否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是否制定和完善支撑科学发展的相关措施和体制机制,是否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查灾情、求实效、办实事”,办了一批实事、破解了一批难题,取得实际效果。对在“回头看”工作中查找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2、认真进行阶段总结。整改落实阶段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报送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集体三资监管整改措施
       村委干部科学发展观实践措施
       民政局深化创新改革整改
       社区党支部作风整顿措施
       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整改报告
       大学生道德素质调研报告
       税源管理措施
       税源管理方法
       党性党风整改措施
       党风支部整改措施
     
    信访局规章制度
    房管局先进个人同志推荐材料
    创先争优宣传讲话稿
    学院党委创先争优制度
    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看个人小结
    任职推荐材料
    学校卡拉ok大赛主持稿
    销售工作者学习心得
    民政局完善计生服务整改措施
    全市节能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