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妇女节方案 >> 正文
教育局纪念三八节活动方案

第**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根据上级工会的安排,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拟定开展以“拼搏、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三八”节纪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努力维护我区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全面关心其进步与发展,并积极宣传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女性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人才及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促其成为教育改革和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学校、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题内容
要求各校围绕此活动主题,组织女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同时,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女教职工以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学校发展,弘扬民族美德,乐于奉献社会为已任,牢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四点希望”,调动其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强化政治业务素质,在岗位建功立业,争创新佳绩,全面展示我区女教工全新而美好的形象。
三、活动安排
1、各校要组织女教职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等,教育引导广大女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丰富女教师的文化底蕴,加强政治道德品行素养,教育引导其敬业爱生、志存高远、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争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2、要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全市教育系统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展示女教师风采为主题的摄影比赛(具体要求见后附件)。各校须交参赛作品1~3张,截止时间为2008年4月2日;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暂时);区教育工会将好中择优向市里选送参评。
3、参加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的为贫困生、学困生奉献爱心,师生结对帮困助学,“争当好妈妈式老师”活动。各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促使师生一起成长,与学校共同发展。
4、抓住“三八”活动契机,各校结合本单位实情,围绕本学期工作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业务竞赛、练兵、展示等,在学习、实践、反思等探究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女教工的聪明才智、深化“巾帼建功立业”活动,岗位成才,提升其整体素质。
5、各校可在“三八”节前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女教工联谊活动,如座谈会、茶话会、表彰会、联欢会、各类艺体活动及走访慰问等,活跃女教师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及时倾听女教职工对个人的事业、家庭、社会诸方面的感受体验,认真听取其对学校的意见及建议等,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为女教师的进步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激励其“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创造新形象”,全面展示当代新知识女性的良好风范。区教育局将于3月5日组织女领导、女先进(劳模)、女主席等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发挥聪明才智,再立新功。
希各学校按本方案精神和本校实际,精心策划组织“三八”节纪念活动,力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创新形式,收到实效;并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庆祝氛围,提高学校优秀女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请各单位将开展的“三八”节活动情况于3月17日前报区教育工会。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特殊教育学校妇女节方案
       企业三八妇女节外出学习活动方案
       医院三八节策划方案
       医院三八节广告策划案
       民营医院三八节宣传活动方案
       医院企划部妇女节策划方案
       小学妇女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庆三八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三八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三八节方案
     
    村委党支部创先争优总结
    经贸局项目建设交流材料
    医院消防学习班发言稿
    大学生基础会计实验实习报告
    报业广告行业调研工作汇报
    机关公文语言文采
    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暨农民健康体…
    教育新闻宣传小结
    企业董事会回顾
    司法局依法行政交流材料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妇女节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