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建设意见 >> 正文
低碳经济发展意见

能等行业贷款。

三、金融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大有可为

业内专家认为,低碳经济也为金融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近年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呈爆发式增长。世界银行统计,至碳市场成交额连年翻番,成交总额达1263亿美元,2012年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我国碳生产力水平低,去年底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下降40%至45%,节能减排市场潜力大。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投资总额累计可达6000亿元以上,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因此支持低碳经济不光是责任,也有利于银行业培育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表示:“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大批传统产业改造,大量新兴产业成长,必将产生巨大的绿色信贷需求;银行可提供信用咨询、理财产品、低碳项目融资等服务新产品,还可以直接参与碳交易市场。”

确实,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银行业在业务拓展方面将大有可为。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龚蜀雄认为,一是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大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量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将产生巨大的绿色信贷需求。二是银行业在提供低碳经济相关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空间巨大,包括为cdm项目

开发者提供信用和咨询服务、开发相关的理财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开展低碳项目各类融资等。三是银行业在参与碳交易市场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我国碳交易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产品逐步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既可直接参与市场,也可作为中介为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金融服务。

四、金融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环节

目前,从宏观政策上确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气候和生态环境走出困境,是各国政府都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中国来说,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表示,除了要在理念上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在行动上发展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之外,还要在政策上鼓励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在信贷方面,应结合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碳减排目标,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减排要求,承诺达标企业获得融资;将排放权减排额作为抵押物,来为环保企业进行融资;开办专项治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的项目贷款业务;开办排放权交易购买方

专项贷款。在发展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或项目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资金投入。

发展低碳经济、开展绿色信贷需要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彻底转变观念,彻底转变唯gdp、唯短期效益的政绩观。各级政府要加大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扶持,特别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方式,合理分散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融资支持的信贷风险。各地区、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切实采取强有力、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逐步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健康可持续的良性轨道。超级秘书网http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政府开展两学三创意见
       加强政府法治建设的若干意见
       思想道德荣辱观建设的若干意见
       浅谈领导廉政作风建设若干的意见
       网络建设实行光纤技术的意见
       20年民政的意见
       民政局规范投资工程建设意见
       民政局开展行政执法管理意见
       20年民政局加快政务服务建设意见
       农业深化标准化建设意见
     
    区政府经济体制改革意见
    20年乡党风廉政建设总结汇报
    银行业务发展科副科长竞聘上岗报…
    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自身
    200年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人事局园林式单位申请
    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治理规定
    县委预防职务犯罪领导组会议讲话
    使用简历模板窍门
    粮食局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思路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加快循环经济实施意见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生态经济跨越式发展工作
    乡村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经济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
    推进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工作
    建设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