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教育工作意见 >> 正文
市教育局年机关效能建设意见

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

局机关各科室、市属各学校(单位):
    200*年南平市教育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闽北发展第一要务,有效促进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巩固和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维护政令畅通
机关效能建设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政府“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重大决策,坚持“教育发展抓效能,抓好效能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政令畅通,依法行政,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工作部属的落实。
1、继续开展评选“最佳服务科室”和“群众不满意科室”活动。局效能办要认真组织、参与市效能办开展的评选“最佳服务科室”和“群众不满意科室”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学校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上存在的推诿扯皮、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落实、政令不畅等方面的问题,坚决遏制各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问题在教育系统“回潮”的现象。
2、坚决克服和制止“小吏大权”现象。要加强机关各科室和市属学校的效能建设,正确处理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与依法行政的关系,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克服和防止“中梗阻”和“小吏大权”现象的产生,严禁滥用权力。坚决遏制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活动
市属学校和局机关各科室要积极参与新一轮全市创业竞赛活动,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业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努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引资任务。
1、努力服务创业竞赛活动。局机关各科室和市属学校要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亲商、敬商、助商”的良好氛围做出教育部门应有的努力。要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持有客商证的客商及其企业外聘“双高”人员子女优惠入学的相关规定。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在延客商排解其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后顾之忧。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要建立《客商子女学习成绩登记卡》,要主动关心客商子女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通过电话沟通、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南平教育系统对客商子女的关注、关心。同时,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客商子女,各学校也要认真关心、关爱,做好智育帮助、德育关心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
2、积极开展项目引资活动。要广泛发动局机关各科室干部和市属各学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创业竞赛活动,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直接或间接把成功人士的资金引进我市投资办企业、建学校。对于引资人员,市局和各学校领导给予人力、时间、服务空间和物质条件等方面支持,做好引资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工作。对引资创办企业、服务企业的有功人员要建立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机制。
三、扎实推进机关绩效考评工作
开展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干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要把机关绩效考评工作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到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1、逐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要认真总结几年来效能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并完善能够客观、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育局做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意见
       政治思想教育实施意见
       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优化环境教…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员会开展纪律…
       党员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局党组抓…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意见
       党员电化教育意见
       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
     
    高速巡警之外治理研讨论文
    地税局税法服务交流材料
    安监局执法服务发展意见
    厅级办公室领导竞聘演讲
    学习借鉴杭州市廉政文化六进先进…
    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
    述职述廉报告适用乡镇正职
    师爱如歌教师节感恩演讲稿
    反腐倡廉中促进社会和谐
    党性分析材料机关干部版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教育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