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教育工作意见 >> 正文
教育局深化教师培养发展意见

指标在新教师任职学校组织考核的基础上,区教师进修学校将作抽查复核。新教师在参加工作第二学年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能力达标考核,考核未达标的,必须在下一学年继续参与下一级培训班的达标考核,三年培养期满仍未达标的,鉴定总评原则上为不合格。其它指标均由新教师任职学校组织考核。

出现如经学校认定的重大教学事故的,学年考核一票否决。

 4、班级管理能力。主要考核确定目标、民主管理、良好班风、组织健全、集体活动、学生工作等方面内容,由新教师任职学校在第二学年组织考核。参加工作两年的新教师,应取得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书。
     5、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科研意识、教学反思、论文撰写、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方面内容,由新教师任职学校在第三学年组织考核,未达标的,必须在下一学年继续参与达标考核。

在新教师个人自评的基础上,新教师任职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复评(个别二级指标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考核结果),*区新教师培养考核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新教师培养考核情况进行随机审核。每学年考核常规基础性指标分均为100分,自主发展性指标分和奖励性指标分约为20—26分。考核得分在7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75分(含)——84分的为合格,85分(含)以上的为优秀。区考核组再根据一定比例总评出若干学年优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年优秀的,作为区三年总评为优秀的前提条件;有一个学年不合格的,区三年总评原则上为不合格;其余情况原则上三年总评为合格。

制定配套的《*市*区新教师培养考核量表》一份(见附件),制定配套的《*市*区新教师培养考核情况记载表》两份(纸质记载表和电子记载表),制定配套的《*市*区新教师培养考核期读本》一册。

    七、保障措施

区教育局组织成立*区新教师培养考核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任副组长,局人事科、基教科、团委、工会、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有关人员任组员,新教师培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新教师培养考核领导小组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加强对新教师培养考核管理的同时,将积极为新教师的培养搭建和运用尽量多的平台。区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好新教师的集中培训并做好跟踪培养,重视对新教师培训班班级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每个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班要成立班委,成为学习共同体,互学互帮互促进。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牵头负责,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工会、局团工委联合主办,每年组织开展“钱塘新潮”新教师教育教学系列达标活动(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课堂教学能力达标活动、教育科研能力达标活动),对获奖的新教师给予表彰。组织开展“钱塘新潮”新教师新风采展示活动。

每位新教师对三年培养考核工作要提高认识,正确对待,积极投入,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尽快缩短新教师向骨干教师的过渡期。

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快新教师培养、提高新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新教师的培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师培养考核工作的日常管理,要引导和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指导和督促新教师认真完成考核量表中的内容,并与教师年度考核结合做好新教师学年考核工作。要给新教师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给每个新教师安排好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指导教师,与校本研训结合组织新教师专题研训。为每一位新教师建好教师成长与发展档案。区教育局将加强对各中小学开展新教师培养考核情况的专项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校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育局完善采购服务发展意见
       申报教研创新项目意见
       加强高中招生监察意见
       区办事处教育意见
       十二五规则教育改革意见
       镇实施党员远程教育意见
       教育局加强招生管理意见
       农村党员管理教育意见
       区域地方教育局创优意见
       高校教育建设改革若干意见
     
    怎样引导贫困地区土地流转规模运…
    安监局20年廉政自律自查报告
    乡镇开展服务群众交流
    学院最新奖助学金颁奖大会上主持…
    庆十一文艺晚会节目串联词
    国企经营党建总结
    八荣八耻读后感受感想
    最新职工申请涨工资报告
    建设管理部总结
    民政局行政效能管理计划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教育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