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党课材料 >> 正文
教育系统树师表形象做教育先锋党课材料

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美元向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把握政策得当,应对措施得力,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社会动荡和倒退。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的国内外条件下,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与时俱进,永葆学习。
  
  再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务实举措。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既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行之举。大量事实表明,任何一个政党,不管它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过去多么强大,如果丧失学习,不注重提高执政能力,最终必然被人民所抛弃。我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年代末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由于执政能力不强、领导水平不高,纷纷丧失了执政地位和领导权。前苏联共产党,有着年历史,执政年,却在一夜之间红旗落地、分崩破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惨痛的教训时刻警示我们,一个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古训,常思安乐之害,常怀忧患之心,永不懈怠,永不满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使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最近,某媒体作过一次问卷调查,有一个问题问到:“假如你现在不是共产党员,你是申请入党呢,还是有别的选择?”的党员选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选择“申请加入民主党派”,的党员选择“做个无党派人士”,的党员选择“没想过”。还有一个问题问到:“你认为周围大多数党员是否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回答“能充分发挥”,的党员回答“基本能发挥”,的党员回答“作用不明显”,的党员回答“没有发挥”,的党员回答“有时候他们可能起反作用”。这些数据当然不一定非常精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员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可以说,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具有学习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还不够高,学习还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也有一些人已经不合格或者基本不合格;还有少数人问题相当严重甚至腐败变质。所以,开展学习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极为迫切。中央开展保持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本地区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与群众生产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热难点问题。我们也必须借势而为,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切实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党员学习标准的基本特征
  
  党的学习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与之相适应,衡量共产党员学习的标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变化,党的学习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学习的标准也在日臻完善。具体说,新时期共产党员学习的标准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深刻认识党学习努力实践党学习党…
   党风党纪党课材料
   党课材料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
   党课材料党课提纲共产党员必须牢…
   党课材料党员干部学习党课提纲
   党课材料学习教育讲稿
   党课材料审计干部党员干部学习必…
   党课材料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
   党课材料坚持科学发展观永葆新时…
   学习邓平寿党课材料
 
镇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学习阶…
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
热爱漂亮景区政加拿大演讲辞
党章学习体会
发改委领导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报…
教育行风建设年阶段总结
课程设计报告心得体会
新员工培训规程
酒店餐饮部职工个人半年总结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医疗系统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意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党课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