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县教育局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经验材料

  业余党校抓规范,十年育得花满园

  --“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经验材料

  **县教育局

  1995年我市在各类学校中实施“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以来,**县教育局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在规范上下功夫,在成效上动心计,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制定规划,规范发展

  系统工程一开始,教育局就成立了“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各有关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该项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学校中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系统工程的意见》,并依据《意见》制定了《**县教育局实施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规划》,明确了目标,规范了发展方向。

  二、抓硬件建设、制度建设,规范业余党校办学条件

  教育局率先成立了业余党校,并督促有条件的学校建立起了业余党校,积极开展工作。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局机关每年初定下计划,拨出专款来支持党校的硬件建设。教育局在新建办公楼时,要求设计方专门设计了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大厅做为业余党校的教室,峻工后,教育局对大厅进行了装修,搭建了主席台,配置了桌椅,又购置了电视、vcd、音响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现在正筹备安装电脑投影和接入教育网工作。在局业余党校的示范作用下,下属业余党校的硬件也不断升级。现在,教育系统的业余党校都有专门教室,都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门口有标示牌,墙上悬挂张贴了党旗、入党誓词、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党校组织领导机构、党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了“五有四上墙”,业余学校达到了专业水平。

  抓硬件建设同时,我局始终注重抓业余党校制度建设,指导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党校组织制度》、《党校教师职责与行为规范》、《中学生业余党校教学常规》、《参加业余党校申请制度》、《党校学员考勤制度》、《党校学员思想定期汇报制度》、《党校学员考核制度》、《党校学员跟踪考察制度》、、《党校学员手册》、《优秀学员的推荐与考察制度》、《党校档案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有效地保证了业余党校的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约束了学员的行为。

  三、抓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业余党校师资力量

  业余党校没有专任教师,我局在聘用教师过程中,一是选政治理论水平高的教师老党员,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领导,选德高望重的老职工,选思想解放的在职教师;二是注重对教师的培训,每年都要请上级有关门领导和省市有关专家搞专题讲座,及时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三是注重规范教师的行为,制订了《党校教师职责与行为规范》,并请教师自觉实行;四是全县教师资源共享。现在我局共有业余党校教师20余名,个个理论水平高,个个有专长,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规范化选择学员,保持业余党校的先进性

  在选择学员时我们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承认业余党校的章程,愿意受党的教育、培养,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努力学习。二是在学习、工作等方面表现良好,能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表率。三是经过"申请推荐考察审批"关,即个人先提出申请,然后由班主任、团支部研究

[1] [2]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场会经验交…
       煤矿共青团夜校学习型青年小组交…
       供电公司基建经验交流材料
       民政局光荣院建设经验材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交流材料精…
       邮政代理保险业务经验材料
       发电厂安全生产经验材料
       客运集团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经验材…
       县工商局执法办案经验材料
       建设和谐企业经验材料
     
    审计局领导党风廉政建设汇报
    体育城开业仪式工作方案
    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治理办法
    兼善中学首届五·四歌咏会开场白
    农村住房改建讲话
    商业医务保险调研报告
    大学生中学校实习期间工作结论
    个人争先创优典型材料
    学习贯彻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研…
    台办主任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心得体…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