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民政副县长深化旧村改造思考

   一、旧村改造实施
  (一)旧村改造是较好较快拉动投资及需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项目推进、企业发展都处于相对艰难的徘徊时期,实施旧村改造能够拉动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需求,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旧村改造是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旧貌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县农村的危旧房状况确确实实比较严重,村容村貌脏乱差,还有不少一部分群众的居住环境恶劣,居住条件急需改善。实施旧村改造,连片拆除危旧房,重新规划建设新村(区),对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优化居住环境来说,意义重大。而且,旧村改造要求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农民科学建房、依法依规建房,也是新农村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三)旧村改造的时机已经相对成熟。这几年,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更加优惠,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但由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少、农民建房用地指标落地难、用地指标审批严等各种原因,我县农村农民建房难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实施旧村改造工作符合农民群众的真实意愿,能够较好的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全面开展旧村改造工作的时机已经相对成熟。

  二、农村住房工作情况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又是一个重点库区县,山地多,平地少,人口居住分散,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危房旧房多,且破损情况比较严重。据20*年县建设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农村危旧房户数为4761户,占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农房总户数(20283户)的23.47%。根据《农村危旧房质量安全状况评价指导意见》规定的危旧房等级进行分类,我县目前的危旧房中,属“较差”等级的有2385户,占50.1%,属“差”等级的有2376户,占49.9%。
  三、旧村改造工作存在的困难
  就当前的形势和条件而言,本文来自开展旧村改造有其特殊的必要性,也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旧村改造工作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要把这项工作落实好、实施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资金压力大。一方面是政府。当前,经济形势相对严峻,县级财政十分紧张。要深入实施旧村改造工作,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在资金扶持方面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是农村。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建造新房是一项重大的建设性投入,同时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在农村,就村集体而言,我县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能够用于集体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就农民而言,收入水平与建房投资相比,资金缺口比例仍然很高,而且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民的筹资渠道狭窄,筹资建新房难度大。
  (二)部分群众思想认识善未彻底转变。对于旧村改造工作,目前部分群众还处在“要我拆”的认识阶段,认为这是政府的工作,是政府下达的硬性任务,没有真正领会旧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实质精神,缺乏积极参与改造工作的主动性。
  四、旧村改造建议
  旧村改造是一项聚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民心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好该项目,必将大大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旧村改造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
  思想是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政局深化整村搬迁发展思考
       农村开展党员服务思考
       农村普法改进发展调研
       财税局扶贫帮困调研
       人事局劳动力培训思考
       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调研
       房管干部公积金管理思考
       乡村深化生态旅游建设思考
       财税局农业开发管理调研
       经贸局科学认识调研
     
    教职工中举办学习整训活动动员讲…
    教育局文明执法教育整训会议讲话
    大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调查与思…
    常务副市长公安会议讲话
    法院安排社会治安整治要点
    县市区党委换届座谈会发言材料
    市体育局总结
    创业里社区居委会申报省级文明社…
    工业企业用电安全整治方案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民政局发展理论党建交流材料
    民政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交流
    民政局文明社区建设交流材料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