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生命的光彩作文400字

假设生命是一张空白纸,那么,这掌握它的人,就是一支笔。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人生。纸本来没有太多价值,但加上笔的书写和作画,显得更加有价值。生命也是这样。要在自己的生命做点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给生命添点光彩。
   雷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他并不是什么名人,但他却永远记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他用短暂的人生帮助别人,英年早逝!他为自己的生命添了光彩!
   近年来,有很多人都学习雷锋这种帮助他人的精神,如:吴菊萍。有些人甚至都搭上了自己的生命。2012年,吴斌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全车人的性命当时,一块突如其来的铁器砸中了吴斌的腹部,但吴斌还是紧握方向盘,最后把车安全停在路边,保住了全车人的生命,自己却因为失血过多而抢救无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觉得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保护全车人的生命,值得我们敬佩。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帮助他人,让生命显得更加光彩有力。

【每日写作指导:常见作文写作方法——学生必读】

  1、围绕中心法

  【特点】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2、分类描写法

  【特点】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

  3、听看想法

  【特点】

  听看想法一般用于对刮风、下雨、打雷、下雪等气象变化的描写。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围绕同一景物写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文章的笔墨既集中,又有变化,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到和看到的交代清楚。在写看到的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等。

  4、描写议论法

  【特点】

  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最主要的是把描写和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描写景物时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把有关景物写具体。议论时要针对描写得最具体的景物进行议论。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同样要注意把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交代清楚;同样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具体的景物。

  5、动静结合法

  【特点】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404/207154.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春作文600字
       回不去的曾经,到不了的未来作文
       好奇,有时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作文
       我心目中的科技馆作文500字
       养乌龟作文400字
       我的节水行动作文450字
       我的买菜经历作文500字
       游长城作文600字
       书本的力量作文600字
       找回理想作文500字
     
     原来我没懂作文600字
     适应
     寻找春天作文600字
     一颗钻石
     无声的爱作文500字
     一次勇敢的尝试
     一堂班会课
     有趣的义卖活动
     沙漠中的奇迹
     一个难忘的时刻
    生命的华章
    生命的华章作文600字
    生命的沉思作文600字
    生命的墙作文
    生命的种子
    生命的奇迹作文
    把握有限的生命作文600字
    生命的魅力作文600字
    织出生命之歌
    致我生命中的旧时光在8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