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生命的沉思作文600字

人生的风景,其实不在漫长的路上,不在别人的视线里,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一行诗,就是一种心情;一次洗礼,就是一次无悔。清风拂过心海,读懂了无言,也拥有风一样的自信和飘逸;飞雪缤纷天地,体味了纯澈,也拥有雪一样的洁净和执着;忧伤滑过岁月,诠释了永恒,更拥有了自然的淡静和豁达。
   面对生命,保持一种微笑,尽管有点傻乎乎。有时傻乎乎,是一种真诚,一种内涵,一种生命淡如水的心境。它洗尽铅华,拥有一分沧桑,二分成熟,三分睿智;它淡泊静美,如一抹剪影,一溪流水,一缕清音;它无言精彩,洞悉恩怨悲喜,云淡风轻,笑对尘世。它是一种思想历练后的情怀,是一种通透世事的态度,更是一种岁月人生的领悟。
   傻傻微笑,也许只有微笑,只能微笑。
   生命路上的往事,纯白如雪,寂静无声,温暖曾经的珍藏;美丽如雾,难以言说,装点熟悉的风景;又寂寞如湖,静水流深,忧伤了那游弋的鱼儿。伸出手掌,让清风滑过指尖,那是时光的留影;微闭双目,让细雨沉寂心海,那是情怀的演绎;敞开怀抱,让阳光照亮心扉,那是生命的乐章。
   相约春天,与心相伴,携份温暖,一起经历,一起遗忘,一起感动萦怀!
   生命如潮水,时而平静,时而澎湃,潮湿了岁月,拨动了心弦;生命如清风,时而轻柔,时而肆虐,温暖了季节,冰凉了心境;生命又如歌,时而欢快,时而忧伤,阐释了情怀,淡然了生活。一次喜悦,一阵骄傲,一段迷惘,只是一种符号,一抹心情,一次经历。
   不再虚妄,不再遗憾,不再迷失,默默守望生命,让岁月如歌,让它如天空般,湛蓝而纯净!

【每日写作指导:应用文作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必读】

  1、题解

  应用文就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直接地用于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常用文体,如公文、启事、书信、广告、收据等等,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它,因此应学会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2、理由

  为什么要学会写应用文呢?

  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就可以理解了,一个外号叫“文学家”的气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一个水灾频繁的县里工作,县里让他到烈马河上游水文站里负责报告汛情的工作。烈马河的水位在汛期涨落厉害,县里便要根据上游水文站的报告来安排防汛事务。“文学家”到站不久,就给县里发回了第一份水情报告。县长一看,报告里尽是对水文站的描写,什么“青山壁立,直指蓝天”、“沟壑深邃,似乎无底”,头两页都是这类东西,县长笑笑,把报告压在公文夹里办别的事情去了,自言自语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哪有时间欣赏他的景物描写呢?”县长边往办公室外走,又边想道:“文学家”写的是“汛情报告”呀,不会一点不说汛情吧?于是县长退回办公室从公文夹里抽出“文学家”的报告再读下去,读到快结尾的地方,才见写道:“昨日狂雨一阵,烈马水位上升。()山间雾气腾腾,雨量400毫升。”县长一看,倒吸一口冷气;“哎呀,好在我又看了这报告,乖乖,400毫升狂雨,烈马河该水位上升4米,这是特大的汛情了。”他几乎是跑出办公室,召集县机关所有人到烈马河沿河各乡组织防大汛。那烈马河的堤坝上,白天是人,大家忙着抬土,增高堤岸,夜里也是一堤灯火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403/206795.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和妈妈摸螺蛳作文600字
       我最爱的人作文600字
       动物历险记作文500字
       新学期作文600字
       晚霞作文600字
       有趣的运动会作文500字
       挫折丰富人生作文600字
       指引我的父爱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
       不会变的是你的笑容作文600字
     
     读书的乐趣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竞选班长作文600字
     同学之间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妈妈作文600字
     生命的华章作文600字
     留住蓝天赶走雾霾作文600字
     孤独的旅行注定闪耀作文600字
     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600字
     正能量作文500字
    生命的华章作文600字
    生命的墙作文
    生命的种子
    生命的奇迹作文
    把握有限的生命作文600字
    生命的魅力作文600字
    织出生命之歌
    致我生命中的旧时光在800字
    站在青春门前的沉思作文500字
    织出生命之歌作文6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