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生活中的启示作文

,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准备等我的回答。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把几袋牛奶分到小组,让学生每人亲自看一看,要求边看边想:外包装上有哪些内容,看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在学生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我要求同桌交流,然后又组织了大组发言。有的说:我知道了这里面装的是南京卫岗牛奶。它是草莓味的。有的说:我知道了这袋牛奶在2---6℃时,保质期是4小时。还有的说:我想知道牛奶喝了有什么好处?这牛奶喝到嘴里是什么滋味?送一袋牛奶能赚多少钱?
    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学生到讲台前细细品尝牛奶。要求台下的同学边看边想:谁尝牛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怎样尝的?同学们有何反应?你是如何想的?自己品尝时,要想想这牛奶与你想象中的滋味有何不同?品尝后你有何想法?作何打算?
    品尝牛奶在有秩序地进行着,时不时地还传出同学们开心的笑声。在观察、品尝、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之间的畅谈成为学生内在的欲望。在巡视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发现说得好的,又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全班学生面前大胆表达。在一番积极地师生评价之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今天你开心吗?为什么?想不想让你父母也感受一下今天的乐趣?赶快拿出纸和笔把今天的活动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回去读给你父母听听。学生写的欲望又被激发出了,教室里又安静下,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由在整个尝牛奶的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其中,学生动口、动脑、动眼、动手,感受深刻,可写的材料比较丰富,再加上扎实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作铺垫,所以这次习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次习作,让我感触颇深。由我没有对写什么、怎样写提过多的条条框框,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因此作文的体裁多样,有介绍牛奶的营养价值、饮用注意点的说明文《牛奶的自述》,还有写尝牛奶开心场面的记叙文《开心一刻》、《尝牛奶》等。在作文中学生的独特感受自然而然地流之笔端,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有的在文章中流露出尝牛奶后的失望之情没有想象中的好喝;有的在文章中表现出渴望喝到牛奶,同时又担心家长不给订牛奶的渴望与焦虑并存的矛盾心情;还有的则表现出较强烈的商业意识,如这袋牛奶成本需要多少钱?他们一袋赚我们多少钱?我校一天如果有一百个人喝牛奶,他能赚多少?我们大丰的珍丰牛奶为什么不学人家每天换一种口味?从一篇篇作文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精彩!如果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也能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那该多好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将越越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越越得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必将越越生活化。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做老师的如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抓住生活中有利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素材进行训练,那学生一定会学得生动活泼,练得积极主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地培养!
生活中的启示作文400字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隐含着学问。细心的人就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那一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211/175332.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放烟火作文
       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爱老师作文600字
       一次意外作文
       关于过年的作文
       我们的约定作文
       心动的时候作文
       回首这一年作文
       记忆的相册作文
       幸福的一家人作文
     
     以拥抱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关于那一刻的作文
     关于责任心的作文
     美丽的千岛湖作文
     参观菊花展作文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
     学习一门艺术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
     开心每一天作文
    我心中的彩虹作文
    生活中的亮点作文
    我的初三生活作文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
    心中的那一抹绿作文
    关于初三生活的作文600字
    生活其实很简单作文600字
    藏在心中的秘密作文600字
    关于小康生活的作文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