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行走作文

地微笑,对岸的女子正在小河里漂洗着衣衫,明眸皓齿又是一番风景.
   苏州最著名的,当推周庄了.清凉的晨雾笼罩在这里,船娘的歌声飘扬在这里,斑驳的城墙静默在这里,中间是窄窄的河道,而两边就是居住着的人家,真是名副其实的水乡.烟雨蒙蒙的天,桃红柳绿的地,乌黑的瓦片上是不断抖动的残草.“小桥流水人家”是周庄再适合不过的概括,周庄几乎家家都有码头,两岸的船家的茶壶冒着腾腾的热气,泡上一杯清香的碧螺春,缭绕的香气阵阵袭人.在沈家的园林里,迂回的走廊林林总总,亭台楼榭流水人家.木制的小窗都是镂空的,各种各样的的花纹纷繁复杂,精致的小门上扑满了时间的风尘,勾勒出岁月的沟壑,仿佛有一个沉鱼落雁的小家碧玉会踏着细碎的步子轻盈地走出,纤纤的玉指弹奏出一曲绝妙的天籁.好一个烟雨蒙蒙的周庄,好一个杏花春雨的苏州.
   苏州的夜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和风味.她安静地躺在星罗棋布的水网里,像银色湖中的一朵睡莲.那明亮的街灯,照着夏风中的芦苇,婆娑的杨柳在石板小路旁舞动着倩影,使这东方的威尼斯布满了蒙胧的睡意.在温和的月光下,一切都像透明的,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河水那么绿,那么醇,会带你到梦中去似的.蒙胧的月光像调和得适度的脂粉,淡淡涂抹在亭亭玉立的小山头上,装点着我们的心情.此时的苏州就仿佛一个无比柔情的女子,静静地倾听着风吹的声音,用自己宽大的群摆拭去了喧嚣与繁杂,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如今,我的苏州之行已经时隔两年,可当时景象却依然历历在目.梦会苏州,有戴望舒雨巷中轻柔曼妙的女子,有清新湿润沾着露珠的晨雾,有古朴秀丽的青山绿水,也许,我会一直行走,行走在那个永远不会结束的苏州梦.

【篇五:行走】
   我们在行走中存在、发展和延续并体现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和选择的价值.通过行走,我们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升华我们的人生历程.
   邓亚萍5岁进入业余体校开始打乒乓球,9岁进入省体工大队乒乓球集训队,10岁进入市体委乒乓球队.因为身材矮小,成绩优秀的邓亚萍一直无缘进入河南省乒乓球队.但是她凭借着一股犟脾气,不但进入了河南省队,而且进入了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名,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了4枚奥运会金牌.邓亚萍的成功是毅力的见证,是强者的表现,邓亚萍打破了天才的神话,创造了普通人甚至是条件差的人一样可以走进天堂、走向神坛的神话.
   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的努力和百分之十的天赋,邓亚萍并不是所谓的天才球员,但是她凭着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坚持下来了,最终修成正果.她何尝不是行走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呢?
   另外,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这不也正说明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一定要坚定的行走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毛泽东行走于革命路途一生奋斗,一生都在行走;陶渊明行走于田园,追求的是一份心灵的自由与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408/209839.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爱的真谛作文
       金色的秋天作文
       冬天的颜色作文
       拥抱作文
       夏天的颜色作文
       赏花
       大自然的变奏曲
       秀丽别致的郭庄
       我心目中的孔子
       爱养花的爸爸
     
     改变是一种快乐
     那个春天
     快乐的暑假生活
     大自然是我的老师
     和外国人交朋友
     友谊的回忆
     多彩的课间
     感动作文600字
     勇敢前进柳暗花
     在锻炼中坚持
    行走在梦想的路上
    行走在山路上
    行走在字里行间
    行走在消逝中
    行走在田间小路上
    拉着妈妈一起走作文
    在苦难中行走作文
    当眼睛离家出走作文
    我们行走在分数之间
    行走在秋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