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秋游作文500字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我们六年级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由于今年秋游是去登山,同学们都现得十分兴奋,像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从相山庙后的小路往上走,便开始了我们的登山路程,阳光的照射、队伍的迅速前进,使我们的额头上渗出颗颗汗珠,不一会儿,就有同学说:“;累死我了!”“我不爬了!”“好累!”平时不怎么锻炼的我,这次要登山,我的身体也渐渐虚弱,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汗珠在脸上滚动,直喘粗气.这是,突然有位同学即兴朗诵了我们刚刚学过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自己周围的同学,这声音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两个,三个……大家都自发朗诵起毛泽东的《长征》为自己鼓劲,这仿佛是一个口号,让大家立刻都有了精神,使我们班迅速前进,仿佛是一支英勇的红军队伍,向山顶冲去。
  红军把跨越万水千山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它们在长途跋涉中,跨越了多少高山大河,踏过了多少丘陵草地,闯过多少自然的关隘和人为的封锁线,红军没有为此退缩,每次穿过风雪,就有了风雪的坚韧;每次走过草地,就有了草地的深邃;每次翻过大山,就有了大山的抱负;每次涉过江河,就有了江河的豪迈.这是多么奇特的人生经历!这是多么惊人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相山既不陡峭,也不险峻,我可不能退缩,我要有红军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限精神.想到这,我立即鼓足了勇气,深呼吸一口气,继续向山顶冲去,同学们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鼓舞,刚刚说放弃的同学都鼓足勇气,向山顶进军。
  登上了山顶,我心里体会到“更喜相山千里苦,我等翻越尽开颜.”是这次登山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长征》这篇课文和红军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秋游作文500字
  前天,我们全校师生一起来到了苏州的东山观常景区和游园。一早上,我似乎感到很兴奋——很早就醒来了,脑中好象一直在想苏州的东山是什么样的?有多好玩?发车了,我的欲望更强了,我还在想能不能,快点到达苏州的东山呢?我好象见它。
  在经过一小时多的路途中,我们终于来到了苏州的东山。“哇噻!好高的山,好壮观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山!”大家一句句的赞叹,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更加对苏州的东山感到赞叹了。下车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我们一小组在往最高处的地方爬,途中我们看到了好几处关于唐、宋、元、明的名胜,有逍遥楼,雨花禅寺等景观。越上去,景色越美。当我们的历经千辛万苦的时候,终于登上了最高的山峰,放眼望去,呀,好壮观的景色,俯视下去,什么都变小了,远处的太湖太美了,形成了一幅漂亮的景象。我认为只有勇于挑战自我的人,才能有好的收获。
  我们匆忙吃了中饭,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橘园采摘橘子。橘树上的橘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青,有的黄,真想一串串的灯笼挂在屋檐上。我们大家东一摘,西一摘,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我们就收获了很多,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检验辛苦劳动后的成果,让我们知道只有努力去做过,才回有收获。俗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接着我们乘太湖,领略了太湖的美好景色,让我们知道了大自然居然有这么没的景色,真是人类的一大财富,只是我担心,这些美好景色一旦人为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er/201211/175798.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的故乡初中作文
       回忆起我们小时候作文
       温暖的家作文450字
       回眸作文600字
       和睦相处的作文
       快乐在我身边作文
       描写秋天收获的作文
       燕子旅行记作文
       学会生存作文600字
       参观记作文500字
     
     同桌的你作文
     描写千岛湖的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以沉醉为话题的作文
     那一次我错了作文200字
     初秋的雨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
     关于漫步的作文
     包馄饨作文
    200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范文示
    04盐城市中考作文范文
    04中考作文导写与例文2题
    感动话题作文示例
    中考满分作文解读(三)
    中考作文乐在其中
    不倒的长城作文800字
    我和父母的故事作文600字
    关于初三生活的作文600字
    幸福作文6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