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过往如此美丽作文

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这学期刚开学的情景仿佛在昨天,语文老师说这学期要发10篇作文仿佛还在耳边。刚开始时算着日期感觉离放假还有好远,就没有把发作文的事放在心上。一天一天的过去,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突然发觉放假时期近在眼前,于是同学们就各种着急作文的事情,还好老师大发慈悲让发5篇,不然就会彻夜难眠了。
   中午的时候想着把这篇作文完成,但当时实在构思不出内容,所以就睡觉了等到晚自习放学,现在已经熄灯了十点半了,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突然想起我还有一篇作文没有发完我怎么能安然入睡,即使睡着了我想也会因为作文没完成而做噩梦惊醒。与其那么惊心动魄不如现在熬夜发作文。
   那就说一下时间的话题吧。从小学时我们就朗朗上口说着的关于时间的名句,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千年”等等,我们对这些再熟悉不过,我们也懂其实意思。但又有多少人能对这些完全领悟并用行动证明,恐怕寥寥无几吧。你不珍惜时间,时间也不珍惜你,同样你不珍惜今天,今天也会不珍惜你。对于昨天我们应该问心无愧,对于今天我们应该倍加努力,对于明天我们应该信心十足。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匆匆走远。流水不免试过,鲜花不免凋落,随时光流逝许许多多的事早已成为过往,回首从前不禁觉得经历如此美丽。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yilunwen/201309/199794.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多思考少盲从作文
       找找自己的错误作文
       想起这件事就兴奋作文
       石壕吏改写作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春来时作文
       探究乌龟的冬眠作文400字
       我有一位既关心我又爱看书的姐姐…
       我想说声对不起作文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作文
     
     我的新发现作文400字
     香蕉皮惹的祸作文
     过往如此美丽作文
     多思考少盲从作文
     找找自己的错误作文
     想起这件事就兴奋作文
     石壕吏改写作文
     悄悄地春天来了作文
     诚实作文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
    没想到我如此幸福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
    世界如此美丽作文
    过往的乐章
    没想到我如此幸运
    我如此的平庸
    如此重教读后感
    没想到我如此坚强
    朋友如此而已
    如此挤公交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