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会议主持 >> 正文
经济会议讲话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六次全会和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双增升位”不动摇,坚持高压紧逼的工作措施和科学加拼命的工作作风不动摇,保持增势,鼓足气势,再造优势,努力推进全市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成绩自励,以差距自警,增添发展动力
2009年,我们自强不息,“双增升位”任务圆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在全省位次晋升一位,增幅位列全省第3。我们迎难而上不退缩,赢得了尊严,证明了在困难面前北镇人能行。
2009年,我们埋头苦干,“六件大事”和“五个突破”取得实效,主导产业确立、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建设、土地规划调整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为今后发展夯实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2009年,我们优化环境,激发了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青岩寺旅游公司税费贡献高达5000万元,德营集团、大和集团税收分别突破3000万元、20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广大企业自加压力,比贡献、比发展,构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2009年,我们严明奖惩,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抓经济、抓发展的才干和能力得到了锤炼和提升。实践证明,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没有什么任务是完成不了的!这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并应继续发扬的宝贵经验。
看成绩鼓舞人心,看差距使人奋进,两者均是动力之源。
比照五年跻身全省中等经济发达县域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尤其是内在自生动力还不够足。
比照上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要求不降”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发展压力依然巨大,当前各县(市)对排位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激烈竞争趋于白热化,“保位”、“升位”都要付出巨大艰辛。
比照先进地区和发展较快的地区,gdp的增速、财政收入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工业化的水平都有明显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
比照自身发展需求,财政刚性支出需求日益增长,主导产业、旅游业、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都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我们的责任重比泰山。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化危为机,加快发展。
二、瞄准新目标,保持高增长,明确发展方向
2010年,全市要深入实施市委全委会和人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一”就是实现跻身全省中等经济发达县域行列的目标;
“二”就是实现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的快速增长和位次上升;
“三”就是打造中国工业炉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东北及京津唐地区旅游祈福度假基地;
“四”就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平安县(市)四个品牌;
“五”就是继续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民生安市五大发展战略。
为此,2010年的经济工作目标,必须定位为高增长、快发展。
只有保持高增长,才能不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才能取得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胜利。
只有保持高增长,才能使北镇在全省的综合位次不断提升,才能重振北镇雄风,赢得属于我们应有的骄傲与尊严。
具体指标是:gdp增长25%以上,突破 1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5%以上,最低实现 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00%以上,突破100亿元;规模工业增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消防会议讲话
       社会治安讲话
       食品安全会议讲话
       旅游局会议
       旅游会议讲话
       党建会议讲话
       科技会议讲话
       文化会议讲话
       审计会议讲话
       慈善动员会议讲话
     
    企业差旅费开支报销规定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意见
    信用社总结和意见
    生活公司度安全治理责任书
    党校秋季开学典礼大会讲话
    企业绿卡制度活动方案
    建筑安装工程处安全生产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全面推进地…
    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情况…
    财政领导述职述廉报告
    推进生态经济跨越式发展工作
    乡村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经济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
    推进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工作
    区乡经济工作安排意见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管理办法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工作意
    劳务经济工作安排意见
    会议主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