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党政信息公开工作指导意见

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

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包括下列内容:

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办理、保密审查、月报及年报报告、收费及减免、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查阅服务中心的情况和公众满意度等情况。

4.评比表彰。结合检查考核情况,按有关规定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社会评议

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监察机关组织对各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社会评议。社会评议包括下列内容:

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公开方式是否便民;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否热情周到;工作年报是否及时、准确;对政府信息工作的咨询、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处理应对是否及时、准确。

(四)责任追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予以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通知举报人。

行政机关有违反本意见规定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据《条例》有关责任追究规定执行。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一)组织领导

1.为加强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青岛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督查室。

2.各区市政府办公室是本行政区域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3.各行政机关的主要领导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主抓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具体处(科)室为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明确具体工作人员承担本单位的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4.各级政府应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行政机关应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机关年度预算,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常开展。

5.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单位)要在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的领导下,在所在地地方政府统一指导、协调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双重领导的部门(单位)要在所在地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的指导。

(二)保密审查机制

各行政机关应建立健全保密审查机制,履行保密审查职能,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

1.经信息发布机关保密审查,发现拟公开的政府信息有以下情形的,不得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

(2)属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3)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4)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2.确定不予公开的信息,由各行政机关单独编制目录,逐条说明不宜公开的理由,报同级政府办公厅(室)备案。

3.各行政机关在草拟公文的同时,应当进行保密审查并明确该公文是否可以公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镇党政工作指导意见
       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指导意见
       区党政廉政工作指导意见
       供销社规划创新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市长部署经济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机关作风工作指导意见
       农业保险整顿工作指导意见
       关于城乡居民住房规划工作意见
       工商局实施行政工作指导意见
       工商分局实施党建工作指导意见
     
    县委书记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讲话
    工商局民主创新发展讲话
    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总结
    乡党委年组织计划
    卫生局医德医风建设情况汇报
    谈企业思想政治创新
    公司人事教育副经理岗位安全职责
    听优秀教师顾晓敏先进事迹报告心…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弘扬长…
    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总结
    政务信息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党政信息化工作要点
    党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
    党政政务督查工作管理办法
    市场中介信息采集和发布管理
    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党政机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管理办
    党政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