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民政工作计划 >> 正文
县民政局计划

文章标题:县民政局2009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9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以推进民主为重要取向,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努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和“率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工作引领库区,部分工作示范重庆”的定位,实现“33335”目标。
(一)发挥 “三大作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三大建设”。根据民政工作职能定位和县情,服务于和谐**建设、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于移民攻坚建设。
(三)实现“三个率先”。在库区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建立规范运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率先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民政工作组织体系。
(四)做到“三个加快”。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优抚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
(五)推进“五个统筹”。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福利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双拥和优抚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城乡民政公共服务。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以灾害救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为重点,完善救助制度,强化救助措施,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防、减、救、助”高效运行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一是加强灾害预防工作。积极应对灾害多发的县情,加强年度灾害防治方案的预案编制工作,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辖区内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重要防御区段的监测和巡查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平安减灾”活动。抓好减灾宣传,开展“社区、学校减灾平安行”活动,增强全民减灾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救灾应急措施。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救灾数据库作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决策科学、反应迅速、及时到位,全面提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
四是健全灾害救助制度。规范救助管理,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灾后重建“八步流程”,强化灾害救助水平,结合高山移民迁建、灾民倒房重建和五保家园建设,积极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保证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2.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协调发展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规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把城乡低保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好。创新申报、核查“两线运作”模式,巩固“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成果,强化动态管理,建立有劳动能力人员低保的“限期享受制度”和“诚信承诺制度”,完善低保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机制,真正使城乡困难群众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县民政局新年计划
       县民政局创建平安单位活动方案
       民政局十个一工程三年规划
       计划民政局
       县民政局总结及打算
       民政计划
       民政重点
       民政总结暨思路
       民政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方案
       民政局民主评议回头查方案
     
    旅游局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讲话
    法庭实习工作个人总结
    电厂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开馆仪式…
    六.一演出幼儿家长代表讲话
    创建国家卫生城推进会议讲话
    客运办半年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法官演讲
    十七大党代表推荐选举要充分发扬…
    第二批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讲话
    供电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自查报…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财政局家电下乡活动方案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局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民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