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民政工作计划 >> 正文
民政计划

现有的退伍军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建立规范的培训教育制度,对当年的退役士兵普遍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制订优惠政策,以助学方式支持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进一步参加学历教育。建立和完善军供保障应急机制。
    五、以调整思路、转变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民政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按照创建生态省和生态市战略目标要求,殡葬改革重点已从抓遗体火化向抓骨灰处理生态化转变,集中精力抓骨灰处理、抓墓形整治,实现殡葬改革工作重点的转变。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为契机,全市城乡积极推行生态墓区建设,今年全市生态墓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生态墓区覆盖范围内,一律实行生态墓葬。狠抓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加大“三沿五区”坟墓清理整顿力度,力争“三沿五区”治理率达到35%。实现骨灰处理生态化、墓区建设园林化、墓碑设置小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墓地建设水平。组织开展殡仪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殡仪服务市场化路子,规范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二)进一步推进全市老龄工作。继续为老年人办好十件实事。以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为契机,全面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提高老人年生活质量,加快探索建立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和社区老龄工作,全市30%的社区争取达到老龄工作规范化标准。认真做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加快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等文体场所,开展争创“星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促进老年人协会在农村基层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好作用。
    (三)认真贯彻《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要尽快适应新形势,认真研究新情况,着力解决新问题,切实提高城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建立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区域合作、救助管理站实施的运行机制,建立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综合协调和研究、部署城区社会临时救助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社会临时性救助资金测算,逐步配足3—5名工作人员,落实资金保障、人员保障、设施保障,保证有钱救助,有人做救助管

理工作,有地方实施救助。坚决杜绝救助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简单粗暴的作风。
    (四)抓好新《婚姻登记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新《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婚姻登记员的培训教育,尽快熟悉政策,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员的素质和水平。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婚姻登记与服务相配套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今年全面实行婚姻集中登记,提高婚姻登记管理水平。
    (五)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深化福利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加强慈善总会机构建设,推进慈善捐助活动。不断开发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年完成2200万元销售任务。适应《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加快福利企业管理法制化进程,探索建立福利企业管理新机制,探索建立福利企业回报社会福利事业机制。
    (六)加强区划地名规范化管理。完成乡镇区划发展规划调研,健全完善地名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完成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建成地名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政重点
       民政总结暨思路
       民政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方案
       民政局民主评议回头查方案
       民政局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方案
       民政局村委会换届选举方案
       民政局服务教育发展计划
       民政局工业化创新发展计划
       民政局深化行政督查发展计划
       民政局廉政教育规划计划
     
    房地产法规知识竞赛颁奖大会讲话
    幼教保育职员交流材料
    法学专业
    康复科临床见习汇报
    学校校长就职小结范文
    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退休职工活…
    欢送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大会上的讲…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调查与思考
    浅谈我国校园体育活动计划
    七·一先进事迹报告会暨表彰大会…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民政局发展理论党建交流材料
    民政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交流
    民政局文明社区建设交流材料
    民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