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民政局发展党政建设考察报告

    为拓展建工委系统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方法,完善党建工作程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5月11日至5月18日,建工委系统各单位主管党建工作的领导一行1*,赴*考察学习了党建工作。此次考察的重点内容:一是基层支部目标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里力和战斗力;二是完善党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考察我们感到,*某单位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上有一些新思路、新措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某单位是党委建制,隶属于*直属工委,并接受本单位党组的指导。*某单位党委下辖厅机关和几个直属企业的支部。近几年来,*某单位面对建设行业的特点,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方面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党支部工作手册》为基础,使基层支部工作规范化。
      *某单位党委隶属于*直属工委,党委书记和基层党支部书记都是经过全体党员产生的,是届任制,都存在到时间换届的问题,也就是他们的基层党务干部轮换的几率比较大。加上基层党支部委员大都是兼职,日常还有很忙的业务工作,他们的时间绝大部分都用在了业务上,很少顾及支部工作,所以他们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学习基层党务工作知识、研究支部工作;也由于没有系统的支部工作资料可以参考,这些兼职基层党务干部工作起来难度大,支部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换届选举上来的基层党务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支部工作流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问题,*某单位为每名支部书记配发了《党支部工作手册》。
     《党支部工作手册》主要分六个部分。一是使用说明。简要解说了使用《党支部工作手册》的方法要求。二是支部的工作制度。规定了基层支部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明确了支部工作的依据、要求、规范等。三是支部委员的工作职责。规定了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明确了作为基层党务干部都应该干些什么、都该怎么干。四是支部工作经常使用到的文件,如党费收缴使用规定、发展程序等,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便于我们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在执行党的有关规定时有明确的依据。五是支部基本情况。要求使用者详细登记支部的全面情况。这可以使支部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也可以在支部成员由于换届、调动等原因出现变化时,使工作的接交更规范、更全面。六是支部工作记录。便于支部在组织活动时及时记录、规范记载,也有利于对支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不论什么时候,通过《党支部工作手册》,都可以使上级党组织对支部的工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都可以使新任的支部成员在短时间内对支部工作进行基本了解和掌握。这样,方便了支部工作的开展,对党员的管理工作发挥了良好促进作用。
     (二)以《党委(支部)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表》为手段,强化目标管理,把“虚”功做实。
     支部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为了将基础工作抓牢,*某单位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以《党委(支部)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表》为载体,努力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将能够量化的工作任务尽量量化,不能够量化的,进行准确定性,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党委(支部)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表》主要分六大块对支部进行考核,主要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物业局发展物业管理考察报告
       卫生局发展合作医疗考察报告
       民政局发展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民政局发展城镇化考察报告
       幼儿园项目教育考察报告
       民政局发展行政服务考察报告
       信用社发展执行教育考察报告
       交通局发展农村客运考察报告
       城建局文明建设考察报告
       林业局林木种苗建设考察报告
     
    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建设安全文明…
    安全办公扩大会议讲话
    国际妇女节讲话
    200年新党员入党宣誓讲话
    展览活动流程管理实习
    政府来料加工会议讲话
    政府工作状况报告
    公路管理文明服务演讲
    后进村创优争先讲话
    教师新学期计划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气象局发展工作要点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财政局家电下乡活动方案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