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写作高手 >> 正文
审计报告写作方法撮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常用文体审计报告,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众所周知,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之后,将审计的完成情况和审核结果,撰写并呈送给交办或委办单位的书面报告。对审计报告写作的研究,近年来,学界出版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专著和专论。这些著作和文章对审计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和写作要求阐述甚密,这无疑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审计报告写作的方法问题,却似乎被人忽略。审计报告具有总结性、答复性、公证性的特点,把握这一特点,对研究审计报告的写作方法十分重要。特点决定了方法,方法凸现了特点。

方法之一 善于概括情况


  审计报告是对审计工作完成的总结。审计人员按照交办或委办单位的要求,针对审计单位的情况,运用相应的审计方法,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当任务完成或告一段落时,必须要进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撰写者绝不能也不可能将其全部都写进报告中。提其纲、撮其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概括。概括方法有两种:一是横向概括。横向概括就是对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或正确执行经济政策的性质、做法和影响的主导面进行剖析。如:“林之所以开始贪污,是他看到财务科从业人员不复核记账凭证,特别是出纳员是个新手,业务不熟,只知道根据林的记账凭证讨款,这就授林贪污之机。财务科对备用金也从不检查,故林长期挪用×××元亦无人知道。”(王文彬、黄履申《审计学》第409页)。这段文字剖析了该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给林之贪污以可乘之机的问题。二是纵向概括。纵向概括是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剖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专项审计报告,以年度或月份为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概括情况,必须对全部情况了然于心,不然就会出现一叶障日,不见泰山的毛病,也必然概括不出典型意义的问题。

方法之二 准确地提出问题


  审计报告常从做法上、效益上提问题。问题提得是否准确,决定一篇审计报告的成败优劣。

  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各单位因性质不同,其做法各异。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各有其特点,国有企业单位与涉外企业单位其特点有别。因而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反映到审计报告中的问题亦不一样。但不论何种情况,审计报告的写作,提出问题要求准确这一点是相同的。如有的单位,不依法缴纳税金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应从做法进行分析,找出偷漏税的原因,作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处理意见,以利于交办或委办单位了解审计单位的情况,也利于被审计单位认识问题、改进工作。除从做法上提问题外,还可以从效益上提问题。这种方法常用于企业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上个企业效益的好坏或大起大落,其中必然存在经济上的漏洞,经济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或者是否正确执行党的经济政策等因素。审计结束后,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即可根据审计结果,从效益的角度提出问题。如:

  《关于××丝织厂19××年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的审计报告书》一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基本情况后,第二部分就“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的问题进行分析:

  该厂被查年度实现的利润额比上午减少了10%,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1.物料消耗增多,原材料和半成品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与同行业平均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军队典型材料快速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材料可靠情况确实
       商务信函写作特点
       会议记录写作基本要求
       章程写作基本要求
       秘书总结写作基本要求
       秘书写作功夫怎样学?
       考研英语应用文写作便条写法
       论中英文秘写作者必备条件
       文秘写作者必备条件
     
    汛期地质管理方案
    举之力创文明之城
    教育局科学管理实施计划
    进行形势政策宣传教导活动
    食堂管理人员事迹材料
    圣诞三句半
    民政局奉献精神演讲稿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体会
    民政干部廉政表彰讲话
    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讲话
    医疗系统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意
    加强审计工作意见
    水资源预算审计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审计监督管理办法
    审计局谋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加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领导和国企领导人审计工作方
    党委审计项目工作计划
    审计厅年终工作计划
    审计署年度工作计划
    写作高手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