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我最敬佩的老师作文500字

有人说:“老师是勤劳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还有人说:“老师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字和做人,老师这个职业是既艰巨又辛苦的。
   以前教我三年级的是吴老师,因为还带我们的班主任,所以老师就有做不完的事:开班会、出板报等等。每天教导我们读书、写字,吴老师的嗓子变得沙哑了,可还是每天坚持给我们上课。我们见老师成了这样,连最调皮的同学上课也不再打闹、玩耍了,下课也开始了文明活动,尽量不让老师操心。老师嗓子一天天好了,同学们的心情也和老师的嗓子一样开朗了起来。这件事对我的感触很深,老师的嗓子都哑了,可还给我们上课,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呢?吴老师的这种精神令我敬佩。
   还记得有一次,我因不小心而摔破的大腿,鲜红的血顿时从膝盖上流出,痛的我都哭不出声来。刚好被路过有急事要马上出去的宁老师看见了,她赶快跑过来,抱起我向校医室走去。中途又有几位老师跑过来说:“宁老师,我们来帮你吧,你还有急事呢!”宁老师说:“不行,在怎么急得事情怎能比的过我的学生受伤更重要呢。”说完抱着我继续向校医室走去。当时宁老师说的话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要知道那时候正有非常急得事等着宁老师去办,但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老师的这种爱护学生的精神让我敬佩。
   所有的行业中,没有什么能比老师这个行业更艰巨、更伟大、更辛苦了,老师的这种认真负责、一心为了学生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309/199616.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胖我苦恼作文
       一场有趣的皮球大战作文
       我的宝贝作文
       今天妇女节作文
       快乐难忘的周末作文
       成功的滋味作文600字
       小狗“乖乖”作文
       爱无处不在作文
       撒播绿色的种子作文
       雨中见闻作文
     
     古诗中的思念
     雨夜作文600字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
     黑夜下的寂寞
     乐给我带来快乐
     我内心的呼唤
     不要摘花作文
     游木渎古镇作文
     愉快的假期作文
     我最敬佩的老师作文500字
    我最亲密的朋友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门课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作文600字
    我最熟悉的人作文600字
    一个令我敬佩的人作文700字
    我最欣赏你
    我最欣赏黎明时的阳光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