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写景作文 >> 正文
描写江郎山作文600字

江郎山座落于浙江省西部的江山市境内,是生态旅游胜地,并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江郎山雄奇险峻、风景秀丽,山上有三座石峰,仿佛三根光秃秃的柱子,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
   最“胖”的石峰叫朗峰,沿着石壁凿有石阶3500余级,这是江郎山唯一可以登顶的山峰。朗峰顶上有座庙,叫登天庙。因为朗峰已穿透了云层,古人认为那么高已经可以升天了,所以称之为登天庙。
   为了“登天”,我们全副武装地上了阵。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你追我赶,争当队伍的领头羊。但到了朗峰脚下,抬头仰望,我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登山的路犹如一条长龙,顺着悬崖峭壁蜿蜒而上,一些地方甚至与地面呈90度!万一一脚踏空摔下来,肯定一命呜呼、粉身碎骨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手脚并用,开始向山顶攀爬。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提议歇一下。这时回头数数,我们五十多人的团队只剩下了八个人。一些人因为体力不支中途退出了,但更多的人是缺乏勇气,就放弃了。尽管我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样子有点狼狈,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坚持就是胜利!
   这时我们遇到了分岔口,一边是登顶、一边是下山。爸爸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离成功就算只差一步,也还是失败。一定要登顶!我咬紧牙关继续攀爬,大约十分钟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地,终于到达了朗峰峰顶!站在登天庙,向四周观望,只能看到棉花似的云层,仿佛整个人浸泡在云海里一般。我想,神仙腾云驾雾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休息片刻后,我们开始下山了。可一看下山的路,几乎是笔直挂下去的。正如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啊。我们个个小心翼翼、提心吊胆,脸向内背朝外,一步一步往下挪,一小时后我们抵达了集合点,成功完成了这次登山活动。
   爬江郎山不仅是一次旅行,是一次意志力的锻炼,更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大自然的壮美,让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jing/201402/205113.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夏之雨作文
       日出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兴化作文
       观乐山大佛作文
       亲近自然作文
       初夏作文400字
       梦幻的秋天作文800字
       有趣的冬天作文200字
       除夕之夜作文300字
       下雪啦!作文
     
     游招宝山
     美丽的长江三峡
     我眼中的西湖
     水仙花
     秋天的植物园
     公园的早晨
     美丽的海南
     美丽的颐和园
     美丽的雪花
     四季的景色
    描写泥鳅作文400字
    描写睡莲的作文400字
    描写竹林的作文400字
    描写蝴蝶兰的作文400字
    描写暴风雨的作文400字
    描写玉龙雪山的作文800字
    描写小燕子作文400字
    描写橘子的作文300字
    描写文竹的作文300字
    描写校园四季的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