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竞聘演讲 >> 正文
审计部领导竞岗演讲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在座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我竞聘的职位是监察审计部部长。

本人现年43岁,中共党员,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1980至1992年在公司技术处工作;1992年至今在我公司工作,先后任公司副经理、物资处副处长、管理规划部部长、纪委副书记等职,在公司刚刚结束的第一届党代会上又当选为新一届纪委委员。

本人竞聘监察审计部部长一职具有以下优势:

1、多年工作中树立的踏实勤恳、谦虚好学,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自身形象,是我自信地竞聘监察审计部部长的第一优势。

2、平时,我一贯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都进行过深入学习,使我具备了监察审计部部长所必须的理论基础。

3、担任纪委副书记这两年,我系统的学习了有关纪检、监察、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了违纪案件的查办方法和技巧,曾多次对职工反映的违纪线索进行调查,对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诫勉谈话及党纪处理,这也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经验优势。

4、工程、物资、设备一直是企业监督的重点环节,而我多年在建安公司、物资处、物资总库、管理规划部任职的经历,使我非常了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这将有助于我在开展纪检监督、效能监察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5、多年的工作经历,丰富的工作经验,沉稳的性格特征,良好的群众威信,较强的文字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都将有助于我干好监察审计部部长这一职位。

我的工作目标是:依靠基层职工,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公司廉政工作,营造公司“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我的工作思路是:

1、苦练内功,树立部门形象。纪检干部的素质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我深知打铁要靠自身硬的道理,首先从自身做起,带动部门人员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从思想上树立“己正方能正人”的正确认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秉公执纪。其次,强化业务培训,由于监察审计部是新合并的部门,每个人在业务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薄弱点,因此,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将是我到任后的首要工作任务。

2、关口前移,强化教育力度。我将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党员干部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针对生产型企业管理中容易产生的漏洞,搜集案例,自编教材,有针对性的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树立拒腐防败的道德防线。

3、调查研究,开展专项效能监察。我将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降低成本为目标,针对设备能耗高、跑冒滴漏多、员工责任意识薄弱等几个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效能监察。配合公司“学金坛,实现三个领先,争创行业一流企业”活动,逐步健全内控制度,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4、健全网络,依靠职工群众。我将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变职工上访为纪委定期下访,主动深入到职工中了解基层情况,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监督网络,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共同推动公司党风廉政建设。

5、继续加大企务公开力度。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加强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资金运作及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等监督,使各项权利的运行更加透明化、公开化。

6、加强内部审计,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要有计划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帮助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药械科领导竞职演讲
       金融类会计主管竞职演讲
       司法系统宣教科领导竞职演讲
       教育局招生办职位竞职演讲
       社保中心副处长竞职演讲
       校园科研领导竞职演讲
       广告总监岗位竞职演讲
       房产测绘中心科级干部竞职演讲
       税政科干部竞职演讲
       农行副级领导竞聘演讲
     
    粮食局最新半年依法行政总结
    乡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
    年校长教代会上报告
    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若干意见
    做好植树节活动之计
    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制度
    青年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演讲稿
    全乡经济会议讲话
    银行会计结算部挂副经理挂职学习…
    加强审计工作意见
    水资源预算审计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审计监督管理办法
    审计局谋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加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领导和国企领导人审计工作方
    党委审计项目工作计划
    审计厅年终工作计划
    审计署年度工作计划
    审计局党风廉政纪监情况报告
    竞聘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