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建军节演讲稿 >> 正文
八一建军节论文

信息治理系统。该系统便于用户查询和
利用,计算机能检查再理用处的全部多余物资,并且按物资编
号提供全部物资清单,还能找到处于某种特定状况或存放在某
一特定地点的多余物资。
(3)按程序采取多种方式处理多余物资。美军对“多余物
资”的定义是:本单位不需要、可在本国军队系统内部调剂使用
或调剂使用后仍多余的物资。所谓“处理”是指将剩余物资在军
队系统内部调剂使用、移交地方、捐赠、销售和报废的全过程。
美军处理多余物资的方式很多,主要是调剂使用、流入市场、捐
赠、外销等。
由于美军十分重视储备物资的轮换(周转)速度,充分发挥
了物资轮换更新机制所能够带来提高储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
作用。以空军奥格登后勤中心为例,在1983年所储的航材物资
周转近两次,通过出售多余物资、处理过期物资、有价支援部队
和地方等方式,当年获利18亿美元。
4外军储备物资轮换更新运行机制现状的实
证分析5建立战备物资储备轮换更新机制遵循的原
则和模式的构建
美国作为具有超一流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世界上唯一的
超级大国,依然强调向治理要效益和保障力。对美军关于储备
物资轮换更新的做法进行实证分析,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军战备
物资储备轮换更新机制的先进之处,为我军构建合理、高效、完
善的战备物资储备轮换更新机制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同时对我
军提高后勤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军认为,科学地确定物资储存期限是减少库存、防止发
生物资储备“滚雪球”现象的有效措施。对此,美军早在

1988年
就成立了全国防务储备中心,专门从事战储工作的总体需求论
一11o一
5.1建立轮换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展开
(1)适应储备方式的原则。适应储备方式,是指军事储备在
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轮换机制要根据储备方式的变化,相应
地采取多种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储备的效能与效益,二者
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增加一种可行的轮换方式,就为建立
一种储备方式找到了物资更新轮换的出口,从而为多样化的物
资储备打下了可行性的基础。
(2)适应形势需要的原则。军事储备是国家储备中不可缺

路胜,等:战略物资储备轮换更新机制初探军事物流
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储备的建
立,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既应考虑战争的需
要,又应考虑国家经济的可承受能力,使储备体系的分工、布局
和规模合理,储备物资的计划、筹措和保障衔接合理,经济资源
效益地使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量化治理的原则。储备物资轮换目的是保证储备物资
的总体性能满足保障需求,这就要求储备物资的数量和质量首
先要达到保障要求的性能指标达,才能从军事经济两个层面分
析一定数量的储备物资轮换更新多少合适,才能追求军事效益
在可行的经济效益基础上的最大化,才能获得轮换科学有效的
最根本保证。
5.2储备物资轮换模式的构建
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
式。轮换模式,则是建立实施轮换的标准化样式,包括改造储备
治理流程,实施轮换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样式。
(1)轮换原理概述。建立轮换更新制度是为了解决储备中
产生老旧物资造成价值流失的问题,即减少储备物资的有形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八一建军节来历
       八一建军节短信锦集
       八一建军节警民座谈会讲话
       八一建军节期间双拥总结
       八一建军节双拥总结表彰大会讲话
       庆八一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
       八一建军节双拥总结及设想
       民政局八一建军节活动总结
       民政局八一建军节双拥活动总结
       学校八一建军节活动总结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县工商局行业作风建设总结
    党建论文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安康杯安全竞赛总结
    采油厂百日上产会战先锋发言材料
    党员干部要在创先争优中干事创业…
    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治理授牌…
    企业上市政策教育意见
    医院护士半年总结
    政协市八届二次会议讲话
    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题
    社区创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
    七一建党节表彰大会五好党支
    八一军旗勋章奖章
    庆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
    七&8226;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组
    庆七一建党88周年文艺演出活
    民政局开展两创建一建立实施
    开展教育三提高一建立活动调
    市经贸局两讲一建教育活动情
    建军节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