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闭幕词 >> 正文
人大会议闭幕词

.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xx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各位代表不负重托,忠实履行了人民代表的光荣职责。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求真务实、谋划发展的大会,发扬民主、团结奋进的大会。
  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明确了今后5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大会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啸风同志担任省人民政府省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政府领导人员、省两院主要领导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了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们衷心感谢全体代表和全省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决心不辱使命和责任,不负重托和信任,为加快xx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省二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过去5年中,扎实工作,勇于开拓,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把省人大的工作做得更好。由于年龄原因,省二届人大有不少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离任,一些省政府组成人员转岗。在这里,我代表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向二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二届人大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对这次换届离任和转岗的同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未来5年,是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开创xx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既要有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我们一定要从xx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省首要的发展战略,坚持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决遏止对生态环境的任何破坏,保护好、利用好xx的蓝天碧水、优美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把xx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大花园。
  我们必须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一个至为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优良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类企业和全省人民,都要充分认识自己在环境建设中的责任,共同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法制环境、行政服务环境、司法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共同致力于信用建设,为树立xx人的信用、xx市场的信用、xx投资环境的信用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xx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坚决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农垦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职工代表大会闭幕词
       领导干部素质培训班结业典礼讲话
       水利经济培训结束讲话
       建筑公司职代会闭幕讲话
       学生田径运动会闭幕串词
       新生军训结束讲话
       职代大会闭幕讲话
       支部书记电力培训班闭幕讲话
       县少先队会议闭幕词
       县领导瓜果节闭幕词
     
    学校德育治理
    区人大述职评议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小学生200新学期国旗下讲话
    党课材料新形势下如何党员干部学…
    市审计部门经济审计总结
    企业优化创新教育发展意见
    矿职工内部退养治理办法
    农村卫生服务部署讲话
    200年房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汇报
    政协党组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
    在常务工作会议讲话
    道路修建动员会议讲话
    林权规章改革动员大会讲话
    书记在县委工作大会讲话
    人大履职工作汇报
    全区经济分析大会讲话
    全区安全生产大会的讲话
    党员大会上的情况报告
    交通安全维稳大会讲话
    学习中央经济大会精神
    闭幕词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