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让生生不息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在河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毅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陪同前往并参加座谈。

  亲赴兰考缅怀焦裕禄同志的丰功伟绩,一直是习近平副主席多年来的心愿。

  上午9时40分,习近平副主席首先来到焦裕禄烈士陵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纪念碑,向焦裕禄同志陵墓敬献了花篮,并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室。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遗物,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了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战天斗地的动人场面。习近平副主席认真地看着、沉思着,并不时俯下身去凝视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诵念着焦裕禄同志的豪言壮语,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

  你看了一场‘白戏’,你父亲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习近平副主席专程来到焦裕禄夫人徐俊雅生前居住的地方,看望了焦裕禄同志的子女和亲属。一一握手,细细端详,握着老大焦国庆的手,习近平副主席说,你就是当年那个‘看白戏’的孩子吧?你看了一场‘白戏’,你父亲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看白戏’的故事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介绍到老三焦守云时,习近平副主席说:你可是大名人,毛主席接见过你,当年照片上的你穿得很朴素,你梳的那个发型我还记得呢!老五焦跃进曾经当过杞县县委书记,现在是开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习近平副主席对焦跃进说:你在北京商场推销杞县大蒜的报道我看过!对于焦裕禄的事迹,习近平副主席是那么熟悉;对于焦裕禄子女,习近平副主席是那么关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刊登那天,政治课张老师给我们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深感震撼

  与焦裕禄子女亲属围坐在一起,习近平副主席亲切地询问着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怀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习近平副主席动情地回忆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1966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需要更多相关心得体会请参阅:/data/xdth/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坚持工作,拿个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时,我深感震撼。焦裕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在焦裕禄同志纪念日,我感慨万千,就填了一首词,有感于纪念焦裕禄,当时福州日报登过。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标杆,虽不可及,但我们要见贤思齐。

  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副主席感慨地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实践心得以实践为尺为鞭为镜
       个人党课心得学习体会
       十七大学习体会十七大历史地位和…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十七大胜利召开
       十七大报告蕴含40个新亮点——学…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十七大报告体会心得
       教师畅谈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党十七大感想
       张德江讨论十七大报告时畅谈六点…
     
    红色之旅读后感
    社区体育总结
    县委书记人大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
    区安监局学习党十七大精神计划
    医院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小品随军爹
    人事争议仲裁要点
    教育部门工作要点
    海林市建设局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部学习计划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