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科学发展心得 >> 正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根本目的上说,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成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在基本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作为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手段;再如,它们都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是一致的。然而,在实现群众利益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上,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如,邓小平理论把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把转换党的中心任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换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满足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把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好这项活动,确保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就要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为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提供思想保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动我区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我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步伐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在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幻使我们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发展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动荡、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不少,各省区之间竞相加快发展,给我区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尤其是我区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严峻,周围省区发展压力加大,我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避免经济形势的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正确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动我区的发展。

当前,我区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我区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加快我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起步,是针对我区实际提出的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意义重大,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实现,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巨的工作。因为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仍很明显,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上都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使发展的思路、决策、措施和制度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全过程,通过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引领我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党员干部有没有牢固树立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县政府副县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科学发展观心得…
   新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科学发展…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科学发展观心得…
   商务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科学发展…
   交通局党委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
 
张国庆女士荣膺全国党代表考察材…
青年国庆节爱国演讲稿
局长国税局行风建设再动员大会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
乡镇地震安居工程总结
副区长助残日讲话
劳动和社会养老保险要点
构建和谐社会征文坚持科学发展观…
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讲话
卫生局长献血者日讲话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