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科学发展心得 >> 正文
校长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我认为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物价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价格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校长,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我认为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作为书记和校长,除了平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外,更要带领全校教职工不断学习,提高各方面素质,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努力工作,服务师生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学校的科学发展就应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我们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为家长、学生服务的宗旨,为我校师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三、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校管理涉及教育、教学、师资、财务、基建、卫生、安全等方方面面,作为一校之长,承担着重大的职责,只有依靠全体教职工、依靠广大家长,同心协力,统筹协调,才能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规范言行,争做表率
一位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自己的言行,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师德修养,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党委书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铁路干部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医院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大学生预备党员学习时间科学发展…
       邮政企业邮区中心局领导科学发展…
       中青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
       统计局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剖析材…
       供销社党委班子践行科学发展观分…
       城管执法局践行科学发展观个人检…
     
    乡镇妇联要点
    送电站巡线工爱岗敬业事迹报告
    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前期工作报告
    县工业与商务经济会议报告
    民政局强化学习培训实施意见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交办会议…
    财政综合会议讲话
    煤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会讲话
    总工会开展创争活动总结发言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刚参加同志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