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形势政策心得 >> 正文
学习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崔学选同志的先进事迹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一个新北川,山东省援建干部崔学选冲锋在前、忘我工作,最终病倒在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共产党人,以壮烈、无私的奉献,谱写了灾难面前中国人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崔学选事迹中所包含的宝贵精神,是共产党人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真实写照,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所有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

一是忠诚于党。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是党中央交给各省市的重大政治任务。崔学选年过五旬,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也不是太好,完全可以不选择到危险重重、条件艰苦的灾区。但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选择,而且始终坚守灾区援建第一线,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崔学选表示:大灾大难面前,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坐视,何况他还是一名共产党人!在和平年代,如此空前惨烈的地震灾难,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政治品格最好的考验。崔学选交出了合格答卷。

二是真挚为民。北川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世居于此的羌族人民遭受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出于对北川人民真挚的情感,崔学选把自己当成了北川人,把北川人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感同身受,血脉相连。为了让北川早日从创伤中走出,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安居乐业,为了让这片疮痍满目的大地早日重生,崔学选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一个令人钦佩的标杆。

三是苦干实干。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无论是灾区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重建,还是灾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崔学选在援建工作中,不惧余震、滑坡、泥石流等种种危险,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深入调查研究,他的足迹踏遍了潍坊对口援建的北川县桂溪乡的每一块土地,在较短时间内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正因如此,潍坊创造山东甚至全国在援建工作中的多个第一。

地震发生后,举国哀恸,举国援川,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崔学选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与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努力,无论是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还是风雨同舟的灾后重建,我们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六十年艰辛、拼搏与奋斗铺就的成功长路,是一条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铸就的信仰长路。年华似水、沧桑巨变,但共产党人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今年,也是共产党员的楷模焦裕禄逝世45周年,45年来,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作为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崔学选所生活的时代,与焦裕禄当时的环境,已经迥然不同,然而,共产党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是焦裕禄那一代共产党人为治理兰考而鞠躬尽瘁的本质所在,也是今天崔学选这一代共产党人为灾区重建舍生忘死的本质所在!(本文来自,转载请注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上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当前,灾区恢复重建任务依然繁重,还有一场接一场的硬仗等着灾区干部群众与援建人员;眼下,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现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形势严峻,更是丝毫不能大意……

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奋勇争先。让我们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五治七律学习心得体会
       军人发展观心得体会
       余世维讲座心得体会
       安全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教师学实活动心得体会
       学实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写法
       啤酒厂实习心得体会
       高校大学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简历挑选方法
    农村人事改革创新发展讲话
    领导讲话加快发展现场观摩会议讲…
    鼓励扩大我省外贸进口意见
    当好办公室主任十要
    三八节短信
    打击非法采矿经验材料
    东方时空内部晚会台词
    农村土地承包调研
    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形势政策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