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能不高,整合全市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的力度不大;三是农民增收受洋葱影响大。我们从2004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对30xxxx农民纯收入进行调查,2004—2006三年,平均收入为573xxxx。2006年洋葱产业人均达到278xxxx, 今年农民增收呈现“三高一低”,畜产品与5xxxx耕地的农产品价格及二、三产业报酬高于往年,占5xxxx耕地面积的洋葱价格低于往年。总的看,91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是“八五”18.xxxx、“九五”15.xxxx、“十五”7.xxxx、“十一五”11.1xxxx,基数越高,难度越大;四是设施农业投资不足。据统计,截止2007年10月,农民人均存款仅664xxxx,较上年同期人均减少20xxxx,一户的存款不足建一亩日光温室,发展设施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我们结合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讨论,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农产品市场需求大,本市农产品(不含洋葱)供给量只占到市场商品需求量30—4xxxx;二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洋葱终端市场及加工储藏潜力大;三是设施农业(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后劲大;四是二、三产业有大文章可做;五是酒钢葡萄酒业带动前景广阔。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我们要抓好“五个结合”,即:一是与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二是与落实市委“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决定相结合;三是与“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执行相结合;四是与全面完成今年任务、筹划2008年工作任务相结合;五是与党的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相结合。按照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农村改革要实现新突破的“五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强化措施。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市委“两个率先”决定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确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xxxx,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设施农业要有新突破,真正达到“七翻一保”的目标。在5xxxx以上耕地确保亩收入200xxxx以上收入的基础上,扩大“万元室”(日光温室),提升“万元院”(暖棚养殖),夯实“万元田”(花卉与蔬菜制种、观赏树种育苗),发展“万元园”(林地休闲旅游餐饮)。从明年起,近郊和有条件的村发展日光温室设施农业,远郊发展特色瓜菜、葡萄、高效养殖、花卉与蔬菜制种、观赏树种育苗等,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议将50xxxx元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设施农业建设;二是开发潜在产业。充分利用农、林、牧、水、人文资源优势,开发乡村休闲观光旅游。重点加快新城草湖、泥沟村南湖度假村和嘉峪关村农家乐一条街开发项目建设,对已形成的餐饮休闲观光点,加强经营指导和人员培训,促其上水平、上档次;三是要拓宽劳务产业。切实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劳务力度。发展交通和商贸流通业。使三镇在城市扩展延伸、企业发展优势的机遇中,各具特色乘势而上,增加农民收入。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农村分散、战线长、区域大、投资建设工程任务繁重、管理难度更大。一是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食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新农…
   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问题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为新农村建设提…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全力构…
   以落实万元增收计划努力推进县社…
   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为建设社会主…
   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
 
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校暑期军训闭幕式讲话
刘敬民奥运会将对北京发展起到巨…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规则
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中国大学演讲…
社区主任人大服务讲话
舞蹈大赛报幕词
警示教育剖析讲话
县地方税务局副局长讲党课材料
统战宗教会暨统战干部培训班讲话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