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党员三个代表学习体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解决党的建设中“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应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不但要学好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且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完成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它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作出了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给予了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任务和最终目标。8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党始终没有忘记,中国共产党是由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因此,我们的党始终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新中国建立前,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摧毁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解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桎梏对生产力的束缚;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新型、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以此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更进一步地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今天,江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可见,这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面对21世纪,党只有更加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要
   求,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奋进,努力拼搏,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世纪之交,我们党正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一方面,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即从现在起,未来的5到10年是我们实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步开始的关键时期。“温饱”早已解决,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
   党要在新世纪纷繁复杂的实践中继续发挥先进作用,要真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提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一一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要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石化公司三个代表学习体会
       贯彻三个代表大讨论活动策划
       三个代表发展观学习体会
       三个代表自我剖析材料
       国家指导思想发展三个代表
       信仰价值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改善生活三个代表
       执政党历史命运三个代表
       自己分管三个代表
     
    十四岁生日文娱串词
    城市治理行政执法中问题及对策
    银行纪委书记岗位竞聘演讲稿
    农技推广中心半年总结
    工会代表会议开场演讲
    水利局流域环境整治报告
    乡镇医疗救助金首发庆典致辞
    乡镇换届全套中共五汛镇第十三次…
    节约能源处理情况报告
    县委书记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会…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加强流动党员管控实施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党员志愿者服务安排意见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党员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党员教育整改工作总结
    关爱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意见
    关爱党员干部工作指导意见
    在党员干部工作会讲话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